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史迹丰赡 翰墨生香

发稿时间:2025-09-25 13:54:00 来源: 光明日报

  “山东书法全集”

  顾亚龙 主编

  山东画报出版社

   在中华文明丰厚灿烂的文化艺术宝库中,书法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山东作为书圣王羲之的故里,书法艺术积淀尤为深厚。耗费十余年之功编著而成的《山东书法全集》(以下简称“全集”),是对山东书法文化遗存的一次系统整理与精彩呈现。

   全集收录了大量珍贵的书法资料,包括山东书法文化遗存、山东文博单位保存的文物以及山东籍书法名家作品,内容则根据书法文化遗存的时代、门类、材质,厘为十八卷二十三册。在时间跨度上,从新石器时代的文字雏形到明清时期法书,展示了逾六千年山东书法风貌之演变;在形质材料上,网罗陶器、甲骨、青铜、石刻、简牍、玺印等十余种,体现了山东书法艺术载体之丰富全面。

   全集的编辑出版,为书法家“临池”提供了权威范本。该书以考古发掘品和博物馆藏品为基础,重点收录来源明确、流传有序、保存相对完好的作品和最新考古发现,对来源不明、艺术水平不高、真伪有争议的作品,不予收录。在广泛辑录山东省域出土和传世书法资料的同时,该书尽可能详尽地标注每件作品的年代及出土地等信息,其中大部分作品是首次公开发表。《甲骨文》《金文》《简书》等卷,或有新近更新的文博数据,或较之前出版物有了更清晰完善的底本。《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等卷则系统收集和整理了山东书法史上著名书家的作品和资料,包括墨迹、拓本、刻本等,为临摹与研究提供了范本。《墨迹法书》卷汇编了山东省内千余件馆藏书法作品,展现了山东书法的多样风格和丰富的表现形式。

   笔者以为,全集的出版对填补中国地域书法文献整理的空白也具意义。它提供了丰富的原始素材和翔实的资料库,为学者深入开展书法艺术研究、地域书法历史演变研究、地域书法文化比较研究等提供了基石。

   全集收录的大量书法作品还因涵盖多个学科的知识而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比如,《金文》卷收录了商代至战国时期的礼乐器、祭器、食器等青铜器铭文,这些铭文风格各异,形式多样,包括祭文、铭文、纪事文、诗文等,为研究山东古国古族区域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简书》卷则收录了银雀山汉简和海曲汉简墨迹,内容以军事为主,包括《孙子兵法》等先秦传世著作、古代佚籍《孙膑兵法》及其他政论兵论散篇,为学术界一些长期争辩且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佐证,对补史、辨伪、辑佚、校定典籍等研究工作也具有价值。《佛教刻经》卷中的经派石刻摩崖文字,承载着古代的哲学观念和宗教思想,记录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儒道思想相互交融的历程。

   综上,《山东书法全集》的出版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工程。通览全集,我们得以一窥山东书法的瑰丽宝库,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不仅系统地整理和保存了山东的书法艺术,还为后续编撰《山东书法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新文物和新资料的发现,相关辑校订补工作也会随之展开。

   (作者:闫井贺,系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