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资讯 >> 正文

90岁铁扬:我是怎样弄起文字来的

发稿时间:2025-09-28 13:39: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李晓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近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刚刚过完90岁生日的作家、艺术家铁扬,携5卷本文集出现在“《铁扬文集》首发暨研讨会”现场。

  《铁扬文集》,铁扬著。作家出版社供图

  这部《铁扬文集》由作家出版社于今年6月出版,共计87万字,包括散文集《母亲的大碗》《等待一只布谷鸟》、艺术散文与随笔集《大暑记事》、中短篇小说集《美的故事》、长篇小说《大车上的我》。在每册书上,关于作者的简介这样写道:“铁扬艺术家作家一九三五年农历七月生于河北赵县停住头村。”

  “河北赵县停住头村”,这个地理坐标在现场不断被提起。很多人说,这个村庄是铁扬的精神原乡,是他所有文学艺术创造的起源,同时也是其作品的民族根性所在。这个冀中平原上的不大的村子,“透过四周干净的空气能看到数十里以外的太行山”,后来变成了他笔下的画作“赵州梨花”“红柜”,变成了文学作品《“河里没规矩”》《铁匠山》和《团子姐》……

  作家铁扬。刘岂凡/摄

  铁扬同大家分享“我是怎样弄起文字来的”。他说,自己本是一名艺术家,写文章纯粹是兴趣使然。“但写作的兴趣有时候超过了我的本行,使我对本行有时候反而‘三心二意’。喜欢文字创作是因为心里的故事太多,而这些故事大多源于童年。不仅是枣树开花、燕子衔泥,还有日夜相处的亲人和近邻。”

  作为河北赵州人,他经历过战争岁月,因此作品中有对战争的表达,也有对赵州这块土地深深的爱,“对赵州的爱也是对中华民族的爱”。面对迅疾变化的时代,这位九旬艺术家说:“我是一个幸运的劳动者,从一个纷乱的战争年代、点着煤油灯读书的年代,有幸走到目前这个全新的新时代。也许我永远弄不清AI是怎么回事,但我愿为一个难得的全新时代再做点什么。”

  作家出版社社长鲍坚谈到,文集凝聚了铁扬长期的艺术思考与文学耕耘,他将画家的眼睛与作家的笔锋相融合,文字中有强烈的画面感。他游刃有余地穿梭于散文的灵性活泼、小说的严谨构思与回忆录的真情实感之间,构建出一个既宏大又精微的文学世界。

  “这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集,更是一部记录艺术家心路历程的珍贵文献。”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吴义勤表示,《铁扬文集》以独特的文学视角展现了对艺术与生命的深刻思考,对中国乡土文化变迁的真切记录,以及对当代中国艺术与文学发展的独特诠释。

  本次研讨会由作家出版社、中国作协创研部、河北省作协、中国现代文学馆共同主办。

责任编辑: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