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许韬的新作《上岸》自8月底预售以来,迅速进入畅销榜单,并在9月登顶当当好评榜。这部作品的走红,不仅在于叙事的张力和人物的鲜活,还在于它精准捕捉了当代职场人的焦虑与心态。
《上岸》书封。作家出版社供图
《上岸》的主人公董培,从创业失败的低谷重新进入职场,经历了升迁的艰难、团队的背叛以及爱情的失落。读者表示,在董培的经历中看见了自身:房贷重负、职业瓶颈、信任危机。这使小说超越了纯粹的阅读体验,而成为一种自我映照。
在社交平台,“上岸”的话题也引发大量讨论,许多年轻人分享自己的“上岸经历”:有人将考取公务员视为“上岸”,有人认为婚姻是另一种“上岸”,还有人反思“上岸”是否只是新的起点。
许韬在《上岸》前言中说,“上岸”并非终点,而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书中那句“每当我们觉得自己上岸了,抬头一看,前面还有另一个遥远的彼岸”,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目标的无限递进性与个体焦虑的持续性。
许韬通过主人公的跌宕经历,质疑了“加班崇拜”和“权术文化”,倡导了“适度工作”和“坦诚待人”的价值取向。正如一位评论者所言:“《上岸》不是在教人如何成功,而是在提醒人如何不被成功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