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资讯 >> 正文

王晚《跑外卖:一个女骑手的世界》:一部当代城市微观史

发稿时间:2025-11-11 11:11:00 来源: 中国青年作家报

  外卖、快递、网约车……新的灵活就业方式给很多人带来新的生活经历,也为城市发展增添了新的注脚。不少灵活就业从业者还写下了对生活的记录与对城市的观察,如王计兵的《赶时间的人》,胡安焉的《我在北京送快递》,陈慧的《在菜场,在人间》都很有特色。王晚的新书《跑外卖》是其中又一部值得关注的作品。

  这本书首先可称是一部外卖员职业生存指南。书中的40多篇内容,就像一本小百科,讲透了外卖员的日常。从入行培训、新手踩坑被罚到练成熟手,从吃饭难题、“解不了手”的尴尬,到应对淡旺季的技巧,还有怎么跟各色顾客打交道,与平台博弈,和保安、交警周旋,乃至偷餐事件的应对等,丰富的内容让原本只被数据概括的群体变得具体可感。

  当然,外卖员的辛苦是绕不开的话题,书中也对此如实进行了记录。比如作者写自己长期拎重物,肩膀、腿脚常年酸痛,饮食不规律、淋雨送单导致经期紊乱,长期戴头盔导致脱发,最热的天总下雨,雨衣穿也不是脱也不是,胸口布满小红疙瘩……当外卖员造就了“被磨损的身体”。工作的紧张,也让她根本没时间和在交友软件上接触的人聊天,对方发消息,得等到单子送完才有时间回。这些内容让底层普通人的境况“被看见”,也让我们更懂得尊重外卖员这份职业。

  但作者更大的苦不在身体上,而在心里。她在都市里送外卖,像被困在两个世界的夹缝中,回不去乡村,在城市也难扎根。悬浮在这样的处境里,她一直想找个安心的去处,却摆脱不了“出不来又回不去”的归属困境。这种感受很容易让读者共情,现在不少行业的人甚至白领,又何尝不是如此?也正因如此,作品跳出了单一职业和个人叙事,足以引发更多人的思考。

  作为一名女骑手,作者在书中并没有刻意强调自己的女性身份。她甚至说,走在街上,即使穿得好看还化了妆,别人也不会用欣赏的眼神看一下,于是渐渐地忘记了自己的女性身份,除了紊乱的经期及上厕所时,其他时候就是个没有性别的人,而“男性化”后能接更多单子。甚至于“每天跑完单以后,唯一惦记的就是吃东西,以及抓紧洗漱完躺到床上休息”。这些文字,让读者对女性劳动者的生存状态有了更深的理解。

  作者的文字很有可读性,带着点“市民笔记”的传统味道。书中许多细节很生动。比如她写道:“经常送着送着单子就下雨了。有时我会找商家借个垃圾袋继续配送,或者去超市买个一次性的雨衣。这种雨衣跟纸扎的一样,风一吹帽子都戴不住,顶不了多少用。”除了细节,人物速写也很出彩,她常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顾客、保安、同行、商家等众生相,个个鲜活。

  和其他一些“素人作家”相比,作者的经历不太一样。陈年喜当矿工,陈慧在菜场卖菜,都是近20年如一日,而王晚干过十几种工作,也没打算一直送外卖。她写下跑外卖时的人间冷暖,是想让读者看到一些真实生活,也希望能带来些思考和希望。她提到自己以后会继续写作,我想,不管她接下来写什么,大概率还会继续书写城市当代史,通过普通个体的生活轨迹展现时代发展的真实面貌,也为城市的未来留下独特的记忆坐标。

责任编辑:陈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