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了解,往往需要借助他人的目光才能抵达。《我的深情为你守候 崔可忻纪念集》提供了这样一束深情的目光,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位女性在生命终点处绽放的璀璨光芒。书中最为动人的,是崔可忻与丈夫钱理群共同诠释的关于衰老与死亡的哲学——那不是悲情的终结,而是生命意义的完满达成。

图书封面。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摄
2019年1月,晚期胰腺癌的诊断书到来。面对生命的终章,崔可忻与钱理群做出了惊人的选择——不再治疗,不求延命,只求尊严。钱理群在回忆文字中写道,这是对“好死不如赖活”传统观念的反叛,他们选择“赖活不如好死”,将生命的意义追寻至最后一刻。
然而,比这选择更震撼的,是崔可忻践行这一哲学的方式。确诊后不久,她在养老社区的春节联欢会上,身着白色短裙,以一曲《我的深情为你守候》完成了“天鹅的绝唱”。这位医生、歌者,用生命最后的能量诠释了何为“清歌唱别意高昂,生命因之宽敞”。这场演出不是表演,而是她对音乐、对亲友、对世界的深情告别,是生命尊严最华美的展现。
钱理群进一步揭示了这场告别背后的深层思考。他认为,养老院作为“大病房”,天然弥漫着生命的无力感。而解脱之道在于“医学与艺术并进”。在他们看来,让养老院充满歌声不是简单的娱乐,而是将其升华为“聚真善美于一身的精神家园”。歌声于他们,是抵御虚无的武器,是营造相濡以沫共同体的纽带,是唤醒生命意义感的源泉。
崔可忻最后的嘱托同样令人动容——不要追悼会,不要悼词,亲友若想念,便来家中听听她唱的歌,看看她的录像,“就像以往来我家做客小聚一样”。这温柔而坚定的告别,与她的一生一脉相承:用美好对抗遗忘,用深情守护记忆。
纪念集中,崔可忻的出身、她在贵州安顺的工作、她对学生的帮助、她的美丽优雅都被一一记录。但最震撼人心的,是这份面对死亡的从容。崔可忻用她的生命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其保持的尊严与美好直至终点。
这份美好,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