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书库 >> 社科 >> 正文

外国摄影师镜头里的中国

发稿时间:2020-08-21 14:5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书名:外国摄影师镜头里的中国

作者:郑梓煜

出版时间:20206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定价:268

  【内容简介】 

  19世纪上半叶摄影术诞生早期,中国就已经出现在摄影师的镜头里。从20世纪初到抗日战争胜利之前,宫廷画师、博物学家、探险家、商人、随军摄影师、商业摄影师、记者等各色摄影者纷纷进入中国,拍摄了数以万计的作品。1949年到1979年,外国摄影师进入中国拍摄的机会相对稀缺,那时的中国非常渴望与世界进行交流。那段时期中国是摄影的沃土:那些一去不复返的色彩和声音,那些难得一见的面容,那些个性淹没于共性的画面语言,它们是人和社会关系重新结构的珍贵标本。 

  1979年开始到千禧年,进入中国的摄影师呈现爆炸性的增长。中国有一种魔力,吸引真正热爱这片土地的摄影师一次又一次地来,一遍又一遍地行走和拍摄。 

  本书主编团队用了两年的时间,阅览世界知名新闻通讯社、历史影像机构、画廊和藏家、摄影师基金会,观看了数以百万计的照片、底片、印样,我们希望保留多样性,保留开放性,保留建设性,保留善意。将外国摄影师对中国这片土地的情感展现出来。这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70年,作品中有着海量的细节和时代的印记,历史就藏在这些细节和一个个形象之中。正如彼得·伯克所言:“图像可以让我们更加生动地‘想象’过去……它们能带给我们一些以前也许知道但并未认真看待的东西。”细节丰富的照片如多年窖藏后启封的佳酿,藏着时间妙不可言的风味。 

    

  【作者简介】 

  郑梓煜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研究员,博士;现从事视觉传播研究、当代摄影研究、策展及艺术批评写作,涉足摄影作为社会记录与摄影作为当代艺术媒介两个维度。 

  20162018年与科林·潘塔尔(Colin Pantall)联合编辑Magnum ChinaThames & Hudson出品)。曾策划展览“玛格南手稿:摄影经典的诞生”(深圳)、“逝者如斯:长江三峡、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影像考察”(上海、深圳、广州)、“再影像:光的实验场”(武汉)、“图像之间:绘画与摄影的纠缠”(东莞)、“历史的底稿”(连州)、“后遗症”(大理)、“殊途:从广东出发”(广州)。 

    

  【精彩书摘】 

前摄影时代:想象、看见与描绘

  眼见为实是根深蒂固的古老成见,尤其在跨文化交流中,图像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在全球化历史的视野之下,中国如何被异邦“看见”,进而被描绘、传播而又激发另一种想象,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虽然这本书仅仅是1949201970年间外国摄影师拍摄中国作品的有限辑录,但是我们却必须在一种历史的连续性中、在中外交流史的更长时期内、在外国人如何“看”中国这个脉络中,解读这些照片的信息与价值。 

  揆诸现有史料,1665年由荷兰人约翰·尼霍夫(Johan Nieuhof)绘制的《荷使初访中国记》首次在阿姆斯特丹出版,可以视为西方“看”中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清顺治十二年(1655),约翰·尼霍夫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使团访问中国,从广州到北京的途中绘制了大量写生,描绘了各地的城郭、建筑、江河、农田、渔牧等。这本书中正是根据这些速写制作的黑白铜版画。虽然用今天的眼光看来,这些画带有明显套用欧洲经验的程式化特征,例如把广州的牌坊画成了凯旋门的样式,还在北方城市的图中绘制了椰子树这一热带树种,但这很可能是历史上第一次,一个西方画师根据自己亲眼所见绘制的中国图像。这些图像多达149 幅,在欧洲流传甚广。正是凭借这批图像的广泛传播,古老的东方帝国才第一次真正被远隔万里的欧洲人所“看见”。在此之前,受制于地理阻隔、制像技术以及复制传播手段,欧洲关于中国的图画,更多源自丝绸、瓷器上的图案,以及西方画师根据传教士、探险家留下的文字进行的想象性描绘。 

  西方“看”中国的另一个转折点或许是1793 年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乾隆皇帝治下的清朝。马戛尔尼使团此行虽然在外交和贸易上徒劳无功,但在见识增长与文化传播上却颇有收获。使团中有一位名为威廉·亚历山大(William Alexzander)的绘图师,他画了大量的速写,并在回国后整理并出版了正式作品。亚历山大的书中有许多现场目击属性的画作,包括乾隆在热河行宫的威严仪仗、马戛尔尼单膝下跪向乾隆递交英国国王的书信、乾隆与年仅13岁的小斯当东用汉语交谈等。除此之外,依据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威廉·亚历山大还绘制了近千幅作品,在为使团主要成员的报告与回忆录画配图之余,自己还出版了三本图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中国服饰》,事实上该书的内容并非仅仅局限于书名所称的服饰,而是涵盖了行程中看到的建筑器物、风土人情、职业礼俗……每幅图片都配上基于亲历的详实文字。较之约翰·尼霍夫一个多世纪前出版的黑白铜版画,威廉·亚历山大的作品第一次提供了依据亲身观察绘制的彩色中国图像,而且更关注人,更具体、细腻、生动。虽然在画法上依旧明显受到彼时欧洲流行的绘画风格影响,在面相、器物与建筑形态及装饰上难免有许多不准确之处,但是在基本信息量与整体可信度上却瑕不掩瑜。这批作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随后数十年西方人对中国的想象,直至另一种更逼真的制像技术——摄影术的出现与介入才逐渐被替代。 

  在场:摄影进入中国 

  历史的巧合令人唏嘘。1839年,摄影术正式宣告诞生,同年下半年,因殖民四海而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与仍在天朝上国迷梦中浑噩无觉的清王朝兵戎相见,随后爆发了史称“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惊世之战。在英国议会力主开战的,便有当年用稚拙的汉语和乾隆皇帝交谈的小斯当东。此时,他已经成为下议院议员,并且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冥冥中,这一场战争就像是对半个世纪前无功而返的外交失利的报复。不同的是,这一回西方人“看见”的中国,不再仅仅是一位勤奋的使团画师事后重现的、带有绘画语言局限的旅途见闻,而是照片。那是“自然的铅笔”绘制的图画,更逼真、更细致,无须人工描绘,因而显得更加诚实可信。 

  鸦片战争被视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由此可见,中国近代史与中国“被摄史”在时间上近乎重合。此后随着清王朝内外交困中的一次次败退,带着照相机的外交官、军人、商人、探险家、游历者纷至沓来。由沿海及内陆,由城市及乡野,一种有别于文字描写与手工绘图的中国形象建构由此发端。 

  1844年,法国人于勒·埃及尔(Jules Itier)作为贸易谈判代表从澳门登陆,而后又到了广州。他在谈判、签约之余拍摄了一批风景照片,还拍摄了代表清政府参与谈判的两广总督兼五口通商大臣耆英。于勒·埃及尔的作品成为迄今存世最古老的中国照片,而耆英成为有据可考的第一个被拍摄的中国官员。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人菲利斯·比托(Felice Beato)拍摄到了比耆英级别更高的官员——恭亲王奕?,还拍摄了战斗结束后的大沽口,也拍摄了最早的北京城全景照片以及皇家园林建筑。这些照片成为受人欢迎的收藏品,清晰度与传播度都远超于勒·埃及尔的作品。 

  与威廉·亚历山大并未参加觐见而仍能绘制画作不同,摄影师要得到照片,首要的条件是“在场”。这两位摄影师的拍摄都有战争与条约背景,也因此留下了近代中国早期的稀缺影像,尤其是对重要历史节点的记录,某种程度上带有“报道”与“存证”的性质。1860年以后,外国人在中国的旅行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有关中国社会更充分的摄影观察因而有了诞生的可能。英国人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在中国旅行、拍摄数年后在伦敦出版的《中国与中国人影像》(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可能是最具代表性的,为近代早期世界“看”中国提供了最重要的系统性材料——上至亲王高官,下至贩夫走卒,山川舟楫,亭台楼阁,都被无差别地定格于火棉胶玻璃底片上,而且结构清晰,画面细腻。“我希望能将我在这个国家的所见所闻如实地传递给我的读者……用照片作为一本游记的插图是一种新的尝试……我相信这种尝试能取得成功,因为照片的直观和真实能把书中的场景带到读者触手可及的眼前”。相较于勒·埃及尔注重个人兴趣,菲利斯·比托注重照片销售,约翰·汤姆逊则更注重于图书出版这种传播相对更为广泛的形式,也因而使这批中国影像得以为当时更多的欧洲人所看见。 

  此外,还有弥尔顿·米勒(Milton Miller)、威廉·桑德斯(William Saunders)等人照相馆风格的照片广为流布。这些照片呈现的显然是导演摆布的剧场式效果,而且人物身份的真实性也有颇多疑点,大多数人物可能是摄影师雇来扮演官员及其家眷的模特。“米勒并没有‘创造’这种肖像风格,他所做的是将本土的传统视觉文化进行演绎和挪用,以此制造出一种典型的‘当地影像’以供应全球市场”。真假实幻之间,这些照片构成了彼时西方人眼里“中国人”的典型图像。 

  再后来,照相机进入宫廷,慈禧热衷于扮演观音,溥仪热衷于摆弄相机……摄影在中国渐渐由令人心生恐惧的摄魂之术,变成了上流阶层把玩的奇巧时尚,一种由照相机定义的视觉现代性逐步嵌入中国社会。 

  1909年,一支由法国银行家阿尔伯特·卡恩(Albert Kann)资助派遣的摄影团队抵达中国,用世界上第一款具备实用性且色彩真实的彩色底片——“奥托克罗姆微粒干板”(Autochrome)拍摄中国。这次拍摄是卡恩雄心勃勃的“地球影像档案计划”的一部分,“未来源于可视的现在,只有用视觉表达方式,才能让和平主义深入人心”,卡恩笃信摄影可以增进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用一种现代理性与包容去看待差异与纷争,进而避免战争。虽然这一理想主义的计划最终功败垂成,但是中国最早的彩色照片却得以定格而留存至今,在遍是黑白的历史影像中留下惊鸿一瞥的亮色。虽然至今仍有人坚持黑白的历史感,也有论者认为“软褐色的照片能产生一种‘往事’的静谧气氛,而黑白影像可以带上‘严肃的现实感’”,但是在那个年代,彩色照片的稀缺性依旧值得珍视。 

  …… 

责任编辑:张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