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书库 >> 文学 >> 正文

伟大的电影2

发稿时间:2020-06-24 13:3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书名:伟大的电影2

作者:[美]罗杰·伊伯特

译者:李钰 宋嘉伟

出版时间:20206月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96

  【内容简介】 

  《伟大的电影2》是影评人罗杰·伊伯特“伟大的电影”系列的第二部。他延续了前著的妙语连珠与犀利观点,携带私货的毒舌,以及吐槽精准的幽默。《伟大的电影2》中收录的100篇影评,其中一些与伟大的名字相伴——罗伯特·布列松、希区柯克、伍迪·艾伦、戈达尔、斯皮尔伯格;另一些,人们通常不会将其与“伟大”联系起来,甚至会排斥。 

  正如伊伯特所强调的,“我们基于不同的理由去看不同的电影,而电影的伟大体现在各种不同的形式之中。”因此,《伟大的电影2》里既有《大白鲨》《夺宝奇兵》等被认为“太过流行的”,也有《落难见真情》《男人的争斗》等“标榜娱乐的”,还有《厄舍古厦的倒塌》《史楚锡流浪记》等“过于晦涩难懂的”。伟大的电影是一份清单,而非榜单,记录那些维护艺术之价值的电影。 

  【作者简介】 

  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19422013 

  生于伊利诺伊州厄巴纳(Urbana),先后在伊利诺伊大学、开普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主修英语,1967年成为《芝加哥太阳时报》(Chicago Sun-Times)影评人,1975年成为第一位因撰写影评获得普利策艺术评论奖的作者。 

  【精彩书摘】 

飞越疯人院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1975

  在《飞越疯人院》进行到约五分之四时间时,有一个十分奇怪的杰克·尼克尔森的特写长镜头。我们注意到它,是因为它停留的时间显然太长了。镜头中尼克尔森所扮演的角色R. P. 麦克墨菲(R. P. McMurphy)陷入沉思。这个镜头在这部电影前半部分的笑料、恶作剧和最后陷入悲剧之间的平衡点上出现。他在想些什么?他是在计划一场新的挑衅,还是意识到一切都已不可挽回?麦克墨菲所思所想的谜团,是整部电影的谜团。所有前面发生的事情,都为后面的那个场景作了铺垫:人们发现他睡在地板上,旁边是一扇打开的窗户。通过决定不逃跑,他便已经或多或少选择了自己的命运。他的生命力终于耗尽了吗?在他起义反对精神病院之后,在他领导同院病人进行反抗之后,在他使得比利(Billy)和酋长(Chief)发生积极生活的转向之后,在从首次休克疗法中复苏过来之后,他最后是否终于走到了希望的尽头? 

  每个人的最爱电影清单上都会有《飞越疯人院》。它是自《一夜风流》(It Happened One Night1934)以来第一部能够获得五项奥斯卡最高奖的电影,它们分别是: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尼克尔森)、最佳女演员(路易丝·弗莱彻[Louise Fletcher])、最佳导演(米洛斯·福尔曼)和最佳剧本(劳伦斯·奥邦[Lawrence Hauben]和博·古德曼[Bo Goldman])。说实在的,它还能拿最佳摄影奖(哈斯克尔·韦克斯勒)与最佳剪辑奖(赵汝钜[Richard Chew])。在1975年芝加哥电影节,我在足以容纳两千人的里维埃拉影院(Riviera Theater)中参加了它的世界首映。我没有听说过比这部电影更喧闹的招待会了(没有,即便是《E.T.外星人》在戛纳放映时也没有)。放映结束后,初露头角的年轻的联合制片人迈克尔·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在大厅中踱着步,一片茫然。 

  但是那些狂热地喜爱着这部电影的观众是怎么看它的?这部电影为人们所记住的,是它作为一部喜剧的那些段落:由麦克墨菲所领导的同院病人的反抗、垂钓之旅、通宵达旦的狂欢、他对护士拉契特(Ratched,弗莱彻饰)的挑衅—但事实上,它讲述的是麦克墨菲的失败。人们可以将它称为一种道德胜利法,然后为酋长的脱逃而欢呼雀跃,但这种慰藉对于麦克墨菲来说作用甚微。 

  …… 

  米洛斯·福尔曼于1932年出生在捷克斯洛伐克。他已经成为了一位美国人的风貌和习俗的诠释者。他是捷克新浪潮运动(Czech New Wave)的领导者,在早期拍摄了像《金发女郎的爱情》与《消防员舞会》这样的电影,它们以一种悖论式的幽默感,赢得了世界范围内观众的好评。(我们在这些电影中看到另一种社会制度下的生活寓言,例如消防队员来得太晚,以至于一座谷仓保不住了。不过,当一位农民埋怨天太冷的时候,他们帮忙将他挪得离火苗更近一些。) 

  “布拉格之春”之后,福尔曼逃难到了美国,就此开启了他非同凡响的成功之路。(他1984年的作品《莫扎特传》也是由《飞越疯人院》的联合制片人索尔·扎恩兹制作的,赢得了七项奥斯卡大奖,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我们可以检视一下他电影中典型的美国题材:离家出走的年轻人和因循守旧的家长的《逃家》;反战题材的歌舞片《越战毛发》;讲述纽约时代风云变迁的《爵士年代》;讲述一位出版者的辩护的《性书大亨》;刻画了如同麦克墨菲那样的顽皮者安迪·考夫曼的《月亮上的男人》。在一个将顺从奉为新信条的时代,他从不顺从者和局外人的最优秀传统来审视这片接纳了他的土地。尽管这部电影不甚完美,但他成功塑造了麦克墨菲这一角色,并且风靡一时。究其原因,在于这个角色代表着一种不时闪现的洁净的灵魂,他能赋予我们以新生。 

责任编辑:张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