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书评 >> 正文

民族文学现场的精神守望——评石一宁的《民族文学:现场与思考》

发稿时间:2021-07-05 12:04:00 来源: 文艺报

  石一宁以作家、文艺评论家、编辑等多重身份活跃在民族文学现场,在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两个领域均有较高的建树。他的新著《民族文学:现场与思考》2021年1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列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是中国民族文学和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收获。石一宁一直跋涉在民族文学的征途上,把评论的疆域与视界延展了再延展,研究视野宏阔与细微兼得,文字中透着温润清明的学者风范。石一宁始终寻找和观照着少数民族学者的精神故乡,锲而不舍。他的评论既有锋芒,也有沉稳,彰显出一位壮族学者的精神超越性和文学现场的整体把握能力。

  长期以来,石一宁一直以埋头耕耘、不计功名的努力,坚守在民族文学现场,在超越前人和自我的探索之路上,留下众多沉甸甸的成果。《民族文学:现场与思考》是石一宁多年来进行民族文学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形成了富有个性的学术建构,体现了精深的生命气度。全书精选了57篇论文,共分五辑,第一辑是对民族文学的理论研究,第二辑至第五辑分别对少数民族作家的小说、散文、诗歌、影视文学等体裁作品进行个案研究。这部著作全面而清晰地展现出石一宁独特的学术研究历程,为民族文学研究提供了自己的思索和见解。《民族文学:现场与思考》以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为中心,从理论探讨到个案研究,描画出一幅多彩的民族文学景观,为民族文学研究领域打开了一种新的视野,展现了民族文学批评在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内的批评实绩。一个评论家既有微观的解析,又有宏观的审视,这无疑是深厚功力和学养积淀的结果。

  全书收录的57篇论文,突出清晰的学术思路,体现了独特的研究视野。《中华美学的多民族融合》《少数民族文学新的发展机遇》《丝路语境中的少数民族文学》《文化间性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等篇章,以深刻的认识和极为宏阔的视野,开辟了民族文学研究的新境界。石一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华美学精神,强调中华美学是多民族的美学,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美学是中华美学的有机和重要的构成。他对民族文学现场的思考与评说无不基于“中华美学的多民族融合”这样的理论基础,在挖掘各民族文学创作独特的美学价值与意义的基础上,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石一宁有深厚的文化情怀和文化品格,肩负着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使命感。《民族文学:现场与思考》以民族文学研究为主线,从民族文学理论到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体裁的研究,展现现当代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样态。他不仅关注玛拉沁夫、阿来等大家,也关注王华、雨燕、和晓梅、李新勇等作家,为这些作家的成长不停地鼓与呼,甘当人梯和使者。有浓厚家乡情结的石一宁,始终关注着本民族作家和八桂大地的文学创作。对黄佩华、任君、光盘、冯昱、陶丽群等广西作家有着深入的研究。他满怀对少数民族的热忱,倾情指导广西各民族文学的创作与发展。

  作为一位卓有建树的理论家和评论家,石一宁追求评论的广度与深度的兼容,在宏阔的视野里审视作家的作品,从历史的、人性的、社会的层面深入到作品肌里,挖掘作家创作的深层文化内蕴,从一代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去探寻,表现出纵深的历史感。他分析阿云嘎的长篇小说《满巴扎仓》时,强调满巴扎仓是蒙古族历史生活与历史文化的象征;把阿来的《瞻对:两百年康巴传奇》看作是一部“以文学形式书写的历史,兼具历史与文学的双重品格”的作品;在玛拉沁夫的《爱,在夏夜里燃烧》中,他看到普通人物在大灾大难面前仍能坚持人性向善的美好品质;分析和晓梅的长篇小说《宾玛拉焚烧的心》中的宾玛拉家族的几位主要人物时,看到他们身上人性与神性兼具的特征。石一宁的这种评论方法,不仅是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放大,还意味着对当代社会生活和文学历史的辩证理解,迸发出智性之光。石一宁以敏锐的视角和理论穿透力,从作品中所展示的人的生存状况的生动图景中,看到其所具有文学之外的认识价值和意义。

  石一宁的文学评论实践与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始终关心着文学的现实发展,从没有脱离中国文坛现实的场域,自始至终在中国文坛上参与着民族文学的成长。石一宁民族文学研究的突出价值,在于他对当代文学整体存在的相伴相生相助意义的揭示,在于他作为见证者、参与者、研究者、命名者与民族文学构成的血脉关系。作为民族文学的在场者,他风雨兼程,以敏锐的直觉和深邃的思想,呈现出文学评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为当代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评论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为广大研究者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石一宁的批评实践在当今的意义,还在于他品格风范的感召力。作为民族文学现场的守望者,他的批评语言朴实中有个性,散发着真诚和善意。他的评论既平和谦逊,又高屋建瓴,在张弛有度的评论节奏里散发着独特的学术感知。

  石一宁对民族文学现场的驻足凝视,有着沉潜于民族文化纵深的民族自信,有着从边缘的仄径中跨越出的文化自尊,这一切在他的不少评论作品中倔强地展示着。他的学术愿景和精神命运彼此呼应,表现出不断探索创新的努力,在文学评论上突进生命肌理,直抵灵魂深处。石一宁以耽于内省体验的文学精神,坚守民族文学现场,守望共同的精神家园。(张淑云)

责任编辑:张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