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忧乐文化精神品质与海天英雄形象坐标
——评长篇报告文学《海天英雄—张超的故事》

发稿时间:2024-06-18 19:2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组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核心价值观和动力源泉,包含了人的尊严、道德、知识、信仰,无时不刻地影响这个民族或社会组织的思想、行为和情感。 

  湖南省岳阳市文联二级调研员、作家刘子华的长篇报告文学《海天英雄—张超的故事》以全景实录的方式,讲述了全军挂像英模、“人民英雄”张超在岳阳楼忧乐文化精神的熏陶下,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一生追梦的故事,塑造了一位富有新时代精神、青春偶像式的海天英雄形象。该书于2024年1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受到了广大青少年朋友的热捧。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曾在《岳阳楼记》中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言,激励着一代代中华仁人志士为祖国前途、命运担忧,以天下为己任。出生于岳阳市一个贫寒家庭的张超,深受岳阳楼忧乐文化精神的熏陶。艰苦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倔强、执着、坚忍不拔的性格。作者刘子华巧妙地把二者结合起来,融入了对于英雄形象的塑造过程中。 

  张超从小就有英雄情结,进入中学后,他立志当一名翱翔祖国蓝天、保卫共和国万里海疆的空军战士。他克服了超乎寻常的困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光荣的“海空卫士”,并以多个“第一”的优异成绩,被誉为“飞行超人”。 

  经过近乎严格的考核,张超被选拔为航母舰载机飞行员。20049月张超入伍,生前担任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正营职中队长,歼15舰载机一级飞行员。20164月,在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的过程中,飞机突发故障,为挽救战机,张超壮烈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9岁。张超牺牲后,中央军委追授张超“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荣誉称号,成为全军十大挂像英模中,继雷锋之后湖南省第二个全军挂像英模。2019年9月,张超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作者刘子华以润物无声的文笔与姿态描写了这位当代英雄的形象与个性。 

  张超两岁多随妈妈去江西看望在部队服役的舅舅,对舅舅的军帽特别感兴趣,紧紧抱着不放。舅舅特地送他一顶军帽。这顶军帽,悄无声息地为张超播下了梦想的种子。 

  后来,张超考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当教员的机会,主动要求到烈士王伟生前所在的一线部队。他勤学苦练,先后飞过8种机型,每型装备都力求飞到极致,成了大家眼里的“飞行超人”。他拥有精湛的技术,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执行战备任务。张超以火热的报国激情、无畏的英雄气概,沿着当年王伟飞过的航线,单刀赴海,驱逐外军飞机,飞出了南海雄鹰威武不屈的风采。 

  这就是海天英雄张超的故事。 

  没有过度的包装和炫技,刘子华用讲故事、拉家常的方式,原生态地叙述了这位年轻军人的成长历程,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青春偶像。在作者笔下,张超的人生虽短,但却辉煌灿烂,他用青春书写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军人不悔的人生追求,弘扬了共和国海空卫士的崇高信念和血性。 

  刘子华用文化精神彰显新时代英雄形象。他没有刻意渲染英雄的传奇色彩,而是以烟火气息浓郁的平民化笔触,深挖张超成长过程中的琐事,梳理其性格养成的脉络,展现出年轻一代中国军人的个人魅力与智慧才华。生动的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衬托出了英雄的崇高与伟大。 

  《海天英雄》有助于重塑年轻一代的“偶像观”。刘子华介绍,本书呈现了一个可信、可敬、可爱、可学的时代英雄形象,是一部既有生活真实又有艺术真实的新时代英雄史诗,为广大青少年树立了一个鲜活的青春偶像,引领青少年“追寻那一束光”。 

  《海天英雄》把书中的人物放在了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描写,他们性格鲜明,语言高度生活化、个性化,具有普遍社会价值。作品努力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尤为注意环境描写和情感投入,凸显了人物的主体价值。 

  《海天英雄》是一部细节生动、充满艺术魅力的优秀作品,真实展示了当代军中骄子的不朽形象。从“忧乐天下”的岳阳城、偏远僻静的乡下田野,到远在千里之外惊涛拍岸、战鹰飞过蓝天的渤海湾军营,作者沿着英雄的足迹,带着真挚的情感和敬畏心理,进行了深入采访,掌握了详实的写作资料。全书16万多字,通过丰富的生活细节描写,集中刻画了张超的崇高精神和“尖刀上的舞者”的动人形象。 

  《海天英雄》还有一个鲜明的特征,体现在语言表达技巧上。作者善于把最精彩、最感人、自己感受最深,且最能打动读者的语言,在文本中充分地展示,以增强艺术效果。通过合理的想象,将已经成为过往,有一定时间跨度的生活场景、故事和人的内心情感,展现出文学的大爱、强大的气场和历史的纵深感,放射出璀璨的光芒,谱写了一曲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赞歌。(作者 张逸云) 

责任编辑: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