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
作者:[英]杰里·布罗顿
译者:林盛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6月
定价:99.8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既非制图史,也非地图的历史,而是一本通过十二幅世界地图讲述世界史的著作。
书中精选的十二幅世界地图来自不同历史阶段,出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中的制图师之手。作者向我们揭示,地图远非客观的真实记录,而是受到一时一地的观念和动机的左右。通过解读地图背后的观念和动机,我们可以窥视制图师所处时代的风尚与精神。每一幅都蕴含着某种重大主题,从科学、政治、宗教、帝国,到地理大发现、民族主义和全球化,皆为世界史发生重大变革的关节点。
在这段图像背后的世界史中,作者向我们呈现了人类长久以来的一个渴望,那就是将地球完美地呈现在二维平面上。但是,无论因为客观条件所限,还是主观意识的干扰,这始终是人类难以达成的梦想。在作者的解读中,作为人类理解世界的工具的地图,成了“人─图像─世界”三位一体的棱镜,折射出人类的历史进程和精神历程,描绘了一幅前所未有的世界史立体画卷。
杰里·布罗顿,伦敦大学玛丽王后学院文艺复兴研究中心教授,主要著作有《领土交易:现代早期世界的地图绘制》《全球性角度:东西方之间的文艺复兴艺术》(合著)等。
[译者简介]
林盛,毕业于复旦大学法语系,译有《中世纪的城堡》等。
[精彩试读]
第四章 帝国
《疆理图》,1402年
中国东北辽东半岛,1388年
1388年,高丽右军都统使李成桂(1335—1408年)准备发兵辽东半岛。高丽王朝决定派兵攻打刚刚建立不久的大明王朝(1368—1644年),而李成桂就隶属于这支远征军。辽东半岛是中国东北的一部分,在未来6个世纪中还将经历更多的腥风血雨,但在1389年,李成桂拒不出战。李成桂与明朝关系友好,批评高丽对其强大邻国采取的政策,反对出兵的决定。在鸭绿江河口的威化岛,李成桂下令军队止步,并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下令军队停止攻打明朝,而且回师都城松都。
在随后的政变中,李成桂推翻禑王及其亲信大臣,结束了统治朝鲜半岛近500年的高丽王朝。他自立为王,建立了新的王朝——朝鲜,接下来的500年中,这个王朝一直统治着朝鲜半岛,是东亚王国中连续统治时间最久的一个王朝。在高丽王朝盛行的佛教价值观战胜了古代萨满教的部落习俗,但现在,因佛教寺院及其住持被赏赐大批土地,且免于税收,致使贪污腐败和任人唯亲的风气日盛,使得许多统治精英也无法再支持佛教。从九世纪起,中国的统治王朝渐渐开始批判佛教,转而倡导复兴儒学,即“宋明理学”(“新儒学”),强调实际统治及官僚组织的重要性,而不是像佛教那样追求出世清修。像李成桂这样的朝鲜人也开始信奉理学,这让朝鲜发生了势不可挡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