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朋友之间:汉娜·阿伦特、玛丽·麦卡锡书信集,1949-1975》
作者:[美]汉娜·阿伦特、玛丽·麦卡锡 著,[美]卡罗尔·布莱曼 编
译者:章艳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定价:85.00
书号:978-7-5086-6388-3
罗得岛
纽波特 RFD
1951年4月26日
亲爱的汉娜:
我读了你的书[《极权主义的起源》],过去的两个星期里,我完全被它吸引了,无论是在浴缸里,还是在开车,或是在杂货店里排队结账,我都会想到它。在我看来,这是一部真正了不起的作品,在人类思想方面至少领先了10年,而且和小说一样引人入胜,几乎每一页都能找到小说的影子,读者无法根据前面的内容猜测将要发生什么,但却能从某些隐含的线索中找出预兆,并且发现有些结果是不可避免的。我特别喜欢关于南非的那部分,在我看来,这是本书的高潮部分。其他我喜欢的部分包括关于迪斯雷利(Disraeli),关于精英分子、罪恶和犯罪,关于现代虚无主义者,关于极权运动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同行者代表着运动成员眼中的“现实世界”,而运动成员代表着干部们眼中的“现实世界”,如此类推。我收回午餐时关于风格的评论(这些评论绝大多数是二手材料)。但书中确实有些不规范的表达,比如用 “ignore ”(忽视)来表达“be ignorant of ”(不知道、不懂),虽然这无伤大雅,但再版时也许应该更正。我想提出一个更重要的异议:你详细地解释了极权主义的功能,你暗示说,极权主义是一些丧失家园的人用来剥夺他人现实感的一种体制。在我看来,这种说法大大减少了整个现象发展中的偶然因素,我是指,某些特征被融入了这些极权主义运动中,没有人为的巧妙操作,仅仅因为这些特征很管用。换言之,你有时候暗示政治行为法则先天就存在,就像那些支配审美问题的法则一样,而纳粹和斯大林有特殊的方法能掌握它们,他们像伟大的大师那样理解并阐释了他们所处时代的意义,也就是说,某些东西先于他们存在,他们只是柏拉图的影子或幽灵。这也许是对的,而且是人们常常获得的印象,但是在你的书中这种观点并不明确,因为在有些时候,你似乎持相反的观点,认为人不是理性世界的阐释者或艺术表现者,而是一个无例可循的创造者。
我想我可能没有表达清楚,可是我把书借给别人了,现在无法查证,也许你能看懂我的意思。我觉得结语部分有些奇怪,而开头的几章证据不足,过于依赖悖论(一种形式主义的真理)。但这些都不是大问题,也许只是出自外行的无知(我是说我,不是你)。我觉得大卫·里斯曼[1]的指摘和道貌岸然的批评很愚蠢,他似乎并没有读懂这本书,也没有领会这本书结构上的精妙之处(“布尔人对待当地人的态度怎么会影响希特勒呢?”他的话大意如此)。施莱辛格夫妇(亚瑟和玛丽安)[2]也是你这本书的崇拜者,他们急切地想见到你。下一个周末或5 月份的任何一个周末你和海因里希[·布吕歇尔,阿伦特的丈夫]能来我们这里吗?随便你们什么时候来,他们想过来和你们一起共用午餐。
鲍登[·布罗德沃特,麦卡锡的第三任丈夫]向你和海因里希问好。我向作为作者的你表示感谢。我得说,虽然同为作者,我实在佩服你充沛的精力,当然还有其他东西。你完成了一项多么艰巨的任务啊!
你的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