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读书频道

首页 >> 新书推荐 >> 正文

王屋山居手记

发稿时间:2021-08-17 10:2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基本信息

书名:王屋山居手记(全彩手绘插画山居随笔集)

作者青青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6

 

内容简介

《王屋山居手记》是作家青青在王屋山下山居五年创作的散文随笔集。在看山、访树、莳园、种花的悠闲生活中,她描摹山间的色、声、香、味,捕捉万物的独特性格,并任思绪驰骋,或追忆往事、旧友,或通过阅读和遐想与文人名士进行心灵交流。

青青以敏锐而深情的视角观察自然,记述一种与自然紧密相连、具有古朴意味又充满时尚意趣的生活方式。在赞叹大自然永恒之美的同时,她带领我们思索人与生态的关系,不断寻找蕴藏在山石草木间的文化密码……

 

作者简介

青青,原名王晓平,现居郑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著有随笔集《白露为霜——一个人的二十四节气》《采蓝》《小桃红》《落红记——萧红的青春往事》《访寺记——走近红尘中的隐士》等。曾获孙犁散文奖、第二届河南杜甫文学奖·报告文学奖等。

 

精彩书摘

山静如太古,日长如小年

 

进入中年之后,总是在深夜里突然醒来,没有梦,也并不急着上夜。静静躺在黑暗里,这是深夜,屋子里黑沉沉的,窗外是更广大的黑,我以为世界此刻是静的。但并不是,房间里嗡嗡的声音,应该是冰箱,它在不停地运转。黑暗里还能听到公路上偶尔驰过的汽车,轮胎擦着马路沙沙的声音,还听到“叭”的一声,应该是车子驰过凸起的路面。更远的地方,好像有人在呼喊,压抑而缥缈。这一声“啊”,好像不是从嗓子里吐出来的,是从心脏深处徐徐吐出来的。

我没有住在深山,我只是住在深山褶皱的小城市里。这里距离南山不到十公里,距离王屋山四十公里,距离孔山(其实也是王屋山的余脉)也就十公里,距离沉沉东去的黄河只有二十公里,距离喧嚣的郑州一百二十公里。机缘巧合,我被放逐到这里。我曾经一个人蜗居在单人房间里默默流泪,孤独袭击着我。有一天,雨过天晴,我看到了北边的太行山,钢蓝色的,蜿蜒逶迤,从西边像画家的水墨一样拖到东边,还有南边也有山,是翠玉一般,满山是槐树。济源这个小城被山轻轻合抱进来。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自己住在山的合抱里,莫名地开心起来,因为打小自己就住在盆地里,南阳盆地。

在槐花开的五月,我进了南山。南山到处都是游客,他们骑摩托车,骑自行车,还有成团的人在捋槐花,南山槐花节的横幅在路口上飘扬着。所有的山都被旅游了,宁静也随之打破,随着人流与旅游开发,噪声开始侵入。西雅图酋长在写给富兰克林·皮尔斯总统的信中说:“如果在夜晚听不到三声夜鹰优美的叫声或青蛙在池畔的争吵,人生还有什么意义?”但这句话对现代的中国人来说,简直是笑话,他们不愿意听鸟叫,更不愿意听青蛙叫,他们的耳朵已经结上了厚厚的痂,只听到股市那让人心跳的潮水呼啸声、堵车时汽车不耐烦的喇叭声。大自然不过是他们沮丧或者失意时的借口,所谓终南捷径是也。

寂静是什么?它不是没有声音,而是充满了自然的声音,不是人类的噪声。所有出生在乡村或者山村的人都有这个经验,黄昏来临,月光如水,虫子们开始了一天最快乐的鸣唱。这时候的大地是那样温暖寂静,好像一个慵懒的母亲,自由而放松。蟋蟀与油蛉子进行着多声部的合唱。蟋蟀的叫声也有着区别,有“吱吱”,有“嘻嘻”,也有“叽叽”,有叫的时候明亮高亢的,也有低沉浑厚的。油蛉子却是一味地“铃——铃——”地响着。如果人突然走过,他们几乎同时停下叫声。这时候黄昏是那样寂静。前面的蟋蟀声音,尾音还飘散在空气里,后面蟋蟀振动翅膀的声音即将开始,空气像有波纹的水面,在动荡里渐渐平静下来。

王屋山深处有座华盖峰,山峰对面就是紫微宫,紫微宫已经颓败,只剩下唐代的一段土墙。但山门上住着道姑盛理兴。我是秋天和同事陈辉采访时顺路去了紫微宫,看完要离开时,手刚刚抚上大门,楼上下来一青衣道姑,她头发乌黑,眼窝深陷,眼睛异常明亮。她冲着要离开的我们说:“且等等。我做了一个梦,梦里师父说有人过来。好不容易醒过来,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就碰上你们了。上去喝杯茶哟。”一行人互相看了一眼,跟她上楼了。那天刚刚下过雨,她的住处云雾缭绕。木门,对着门的条桌上供奉着玉皇大帝,一支香还在袅袅地燃着。掀开布门帘,是她的住处兼茶房,一床,一桌,一凳,旁边有一竹箩筐,里边放着她正在做的针线活计。我们坐下,听到山风刮过窗棂,发出“扑拉——扑拉”的声音,她说:“晚上才静呢,附近山里猴子争吃东西都听得清楚,还有那股小溪流一路流下来,一会儿‘咕咕’,一会儿‘嘻嘻’,山鸡半夜里都会被黄鼠狼惊得嘎嘎地叫起来。”我出神地听着,想她一个人住在深山,不知是否寂寞。她指了指玉皇大帝:“有神护着我,我一点儿也不害怕。”她说,冬天的时候山里的鸟和猴子缺吃的,有时都会来找她,她会在门口放一把小米,或者一个供桌上放皱了的苹果。有一只猴子特别调皮,吃完了,站在门口不走,小手轻轻叩门,嘴里还发出“呜呜”的叫声,理兴只得出门,再给他一只苹果。嘿,这小家伙抱上苹果就跑了,头也不回。

那天我们住在王屋山下的一家招待所,天黑下来,山谷里是真正的黑暗,感觉到黑暗凝结成一团,有了重量。我们走出门来,但见门口的照明灯上,千万只蛾子向着灯光撞击,在光柱里团成了一团。那个灯泡已经不再明亮,被蛾子身上的荧光粉涂了厚厚一层,半明半暗地在大风里摇晃着。离开这家招待所几步,人就沉入黑暗里了。山谷很深,两岸的山峰黑沉沉地耸立着,突然一道闪电,“嘶啦——”,像是丝绸被巨手撕破,这是我第一次听到闪电的声音。接着是雷声,“哐棱——隆隆——”,雷声停下来了,山谷里蕴满了寂静,那是太古初开、洪荒生成、宇宙新生的寂静,这寂静里又有万千的动荡在生成,人不由得缩了一下身子,把自己缩在一角。这静是有压迫感的,起码是有千万吨的,我们必须缩小下来,才不至于被压着。风从山谷另一边吹过来了,我们脸上没有感受到风,只听到树林里哗哗呼呼的声响,风翻动了树叶,吹弯了小树,撼动了大树的枝条,风推动着一切向着我们扑来。风的舌头是凉的,先在我们脸上狠狠舔了一口,然后推动我们的身子。人在这样如同太古的寂静里,是会生出恐惧与渺小感的,我们缩得更小了。有人小声嘀咕,回去吧,回去吧。但还有人坚持着说,再感受一下黑暗与寂静吧。雨在另一番闪电与雷声里下来了,啪地打在脸上,又凉又痛,还有点麻,难道雨水里有电流?更多的雨点追击过来,脸上、头上都开始被拍打着,我们抱头鼠窜,跑进招待所里。

责任编辑: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