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171116173049.jpg
搜索

新闻热线:010-57380754  投稿邮箱

当前位置:首页 >> 书库 >> 经管 >> 蒙牛系创业传奇 >> 正文

第二章 跟踪世界潮流与清晨鸟文化

发稿时间:2016-05-03 15:07: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第二章 跟踪世界潮流与清晨鸟文化

  2005年,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整个国际市场的碳汇价格呈现出上涨的趋势。而我国政治、经济环境稳定,森林资源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模式均有利于森林碳汇项目的开展,通过森林碳汇项目实现碳交易,并实现生态效益的部分补偿,进而促进森林碳汇经济和林下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难得的商机,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当多数人对此还停留在概念的研究上时,内蒙古和盛生态育林已经为此奋斗了七年。

  zz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蒙牛人更加信奉这条准则——要做就做一只清晨鸟,把任何事情想到竞争对手的前面去,这样蓝海才会出现。他们紧跟世界潮流,结合中国实际需要,寻找企业的定位,蒙牛人将这种文化称为 “清晨鸟”文化。而赵全生就是这样一只“清晨鸟”。

  企业档案

  内蒙古和盛生态育林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7月。这个刚满7周岁的企业,位于华北和西北的交界处,靠近京、津、冀环保一线。不同于其他的公司,内蒙古和盛生态育林有限公司在成立的时候并没有制订雄心勃勃的挣钱计划,而是以生态修复、生态园林、苗木培育、林下经济为核心,立志成为中国第三个获得联合国“气候、社区和生物多样性” 金牌认证项目的企业。

  董事长:赵全生。

  1995年1月至1999年4月就职于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任调度职务;1999年5月至2002年12月就职于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任区域经理职务; 2003年至2004 年就职于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任冰激凌事业部销售部长;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就职于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任冰激凌事业部营销副总经理职务;2008年至2010年在大连雪龙产业集团担任副总裁;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就职于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任蒙牛董事会出资人委员会委员职务;2011年至今担任内蒙古和盛生态育林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改变卫星云图的事业

  如果说一个刚学会涂鸦的孩子在地球仪上写写画画,我们会觉得很自然,但如果是一位成年人正在通过生态修复让卫星云图发生改变,我们会好奇地问:“这是真的吗?”这种把梦想书写在大地上的公司,就是内蒙古和盛生态育林有限公司。

  在黄河岸边,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的周边,有一片生长着四千万株“蒙树”的林地,这就是和盛生态的事业之所在。和盛生态的生态修复项目,是由老牛基金会、内蒙古林业厅、大自然保护协会和绿色碳基金联合发起,目的就是在关键的土地上恢复植被,使之实现人们赖以生存的一些服务功能——气侯适应、植被恢复、水资源管理和绿色产业。

  生态修复的核心位于呼和浩特市的和林格尔县,那里是400毫米等降雨量线的所在之处,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汇地,由于人类农耕范围的扩大,导致这一带土地应有的防风固沙功能丧失掉了。赵全生说:“在2004年之前,这里夏天是农田,到了冬春季节,土地就裸露出来,没有覆盖物。而北方的秋冬季节经常刮风,而且风力常常很大,于是本就贫瘠的土地又被卷走了大部分养分,从而导致了这一地区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这里本来是防风固沙带,应该把西北风阻挡下来,但现在恰恰相反,西北风到了这里又卷起了更多沙子,飞到了华北地区,就加重了华北地区的沙尘暴。”

  而自2004年起,这一地带正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从卫星云图上看,这一带的地表正由浅黄变成微绿。赵全生说:“这一地带的植被正在恢复,水土流失大大减少了。实地走走,你会发现更多变化。小环境小气候变了,野兔、野鸡也多了起来,狐狸、狍子也回来了。动植物的多样性发展起来,就打通了生物迁徙的廊道——从农区到牧区的生物迁徙廊道。”

  2008年,和盛生态在荒山植被的恢复中,总结生态修复的有效经验,创建了内蒙古盛乐国际生态修复自然区。从2008年到2011年, 和盛生态的育林基地从一个小苗圃开始,逐渐发展出几万亩的生态林地。在内蒙古盛乐国际生态示范区,和盛生态采用“生态修复保障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支撑生态修复”的模式,已成功恢复了四万亩植被严重退化的黄土丘陵,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荒山修复和草地修复提供了范例。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一直强调北方的生态安全建设,和盛生态的目的就是通过现代公司的力量,探索出这样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对祖国北疆的生态脆弱地区进行一个一个的生态复制。

  小县城想着大世界

  何谓“清晨鸟”?“清晨鸟”就是最先醒来,用清脆悦耳的歌声给森林和大地带来生机和活力的歌唱家。和盛生态就是这样一个扎根于西北县城的企业,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小县城里的企业,却时刻胸怀天下事。赵全生说:“‘和盛’的‘和’是和林格尔县的‘和’,取仁和的意思;‘和盛’的‘盛’是生生不息的意思。”

  1997年12月,来自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东京通过了《京都协议书》,该协议于2005年2月16日在全球正式生效,“碳汇”一词也由此诞生。这份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而签订的全球性公约,是一部限制世界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国际法案。它确立了一个清洁发展机制(CDM),鼓励各国通过绿化、造林来抵消一部分工业源二氧化碳的排放。这是因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森林的碳汇功能在缓减气候变暖趋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据测算,树木每生长一立方蓄积,约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每营造15亩人工林,可以清除三口之家一年产生的二氧化碳;每营造11亩人工林,可吸收一辆奥迪轿车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问题,世界各国都在提倡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

  和盛生态有两个碳汇项目,第一个是在生态修复方面的4万亩荒山造林。该项目目前正在按照联合国的碳汇造林标准进行,并已经产生了碳汇交易。和盛生态30年的承包期内,碳汇交易22万吨二氧化碳, 交易金额达200万美金。这个交易的价值与意义在于:它是和盛生态与绿色碳基金、TNC联手达成的,这不仅是中国的首例,还获得了联合国的CCB金牌认证,成为国内第三个获得此认证的项目和公司。

  赵全生说:“咱们国家没有真正的碳汇交易所,若有的话,我们卖掉的那4万亩修复项目的碳汇,就可以留在国内使用。本来这是美国大自然基金会投资的公益项目,作为这个项目的委托施工方,和盛生态在这个过程当中会产生30年碳排放量的碳汇效益,因为我国没有碳汇交易所,所以这个指标也卖给了迪士尼公司。对于国内企业,又何尝不需要这个指标呢?未来国家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合格的标准,就是核定企业的碳排放量,如果在规定的碳排放量之内,企业就不用再花钱;如果超出规定的碳排放量范围,就需要企业买碳额度。到了那个时候,和盛生态就宛如一个碳汇制造工厂,其他的污染行业都要通过交易所来买这个额度,这就是碳汇金融。在中国,这听起来好像挺新鲜的,但这就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内蒙古华蒙科创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是内蒙古和盛生态有限公司的下属子公司,位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占地46 亩,主要从事牧场奶牛的牛粪、牛尿及污水处理,沼气生产、净化、

  蒙牛正文.indd 28 2015-12-03 星期四 11:42:50 29

  贮存,生物天然气的回收与利用,以及有机肥的生产及销售等业务。这也是和盛生态的另外一个碳汇项目——生物质能研究,它可以通过生物发电工程项目对养殖业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处理,变废为宝。比如把养殖业产生的废料改良成发电机的能源产生电,供应办公室里的电脑使用;牲畜的粪便可以制成沼渣和沼液,以此可以生产高质量的有机肥,用到土地里可以改良土壤。通过生物智能研究,将养殖业和种植业关联起来,变废为宝,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打造北方苗木的百花园

  生态修复的关键是育苗种苗。因为和林格尔气候恶劣,土壤贫瘠又没有水,而做生态修复又不能消耗太多的地下水,所以育苗种苗就成了生态修复成功的关键。优质种苗能直接上山,在没有很好的水肥条件下,依然能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存活繁衍,这是和盛生态想要达到的效果。为此他们运用了很多科技成果,比如菌根剂,即使生长环境恶劣,和盛生态的苗木还是可以依靠外生菌根去吸收营养,存活下来并生长下去。

  和盛生态于2011年开启了万亩生态苗圃建设项目,共建设十个苗木基地。该项目主要地块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盛乐经济开发区东部、巴彦淖尔市、河北等地,苗木储量达数千万株,已建成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唯一的国家级林木种苗基地,正适时筹建“中国西北地区优质园林绿化树种及种苗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在苗木培育过程中,和盛生态也发展出一种友好型的国际合作模式。塞夫瑞协会在美国是比较知名的NGO保护组织,和洛克菲洛家族有很好的合作。他们在草地恢复、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优势。和盛生态与塞夫瑞协会、TNC三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项目合作。

  2014年国家林业局组织召开了全国种苗培训会议,各地的精英在和盛生态进行了为期3天的培训和学习,并对和盛生态的苗木基地进行了考察,后来,他们纷纷表示“看到了国家级种苗基地的作用和前景”。每年植树节或公益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会议开始选择在小小的和林格尔县完成,比如2014年大型媒体联合举办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活动就在这里开展。如同当年的乳业、保健品业非来内蒙古参考不可,“蒙树”正在成为我国林线战线上的标志品牌。

  不容小看的林下经济

  在呼和浩特市的一些和盛生态直销店,我们经常能看到标有“和盛生态”字样的森林散养蛋,不要小看这种林下经济,它正逐步成为和盛生态的支撑点。

  为了进一步发展林下经济,2013年5月,和盛生态开始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业观光产业,种植业的核心业务是“鲜食玉米”的育种、生产、深加工及销售,养殖业就是发展森林养鸡、生态鹿等开发项目。

  和盛山地森林散养鸡养殖基地,是和盛生态公司在和林格尔县南山万亩生态育林基地上开展的林下经济生态示范养殖项目。公司在充分尊重动物自然习性和保证动物福利的基础上,于万亩生态育林基地中配置高标准鸡舍,对北京油鸡、芦花鸡、贵妃鸡、乌鸡、绿壳蛋鸡、大红公鸡等进行山地森林散养。目前公司的养殖基地面积已达20 亩,蛋鸡数量已达3万只。和盛生态复原了鸡在自然状态下的生存环境,给予了它们幸福的生活待遇。

  生态鹿养殖也是和盛公司的生态产业之一,公司引进吉林省、黑龙江省的优质梅花鹿品种,聘请专业的养殖专家和养殖人员进行生态梅花鹿的养殖。目前公司养殖的梅花鹿总头数已达300多只,并开始全面向社会提供“和盛生态鹿”系列优质鹿产品。

  林下经济虽然是和盛生态的副业产品,但其前景大有超越主业的趋势。与此同时,和盛生态还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及景观园林。和盛生态采用专利技术,建立规模化的“秸秆黄储饲料—牛羊养殖业—沼气工程—有机蔬菜基地”生态循环产业模式,以3000亩为一个生态循环产业园区,建设“大跨距智能大棚”,大棚带后背棚作为养殖棚舍用,另有大棚将作为蘑菇种植棚和观光旅游餐室配套使用。每建立一个3000亩级的“生态循环产业区”,就使5万亩土地资源和相应农村劳力达到了合理利用和高效生产状态。

  2011年12月12日,和盛生态还专门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内蒙古聚碳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荒山荒漠绿化、碳汇造林、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小区绿化等项目。公司在园林绿化方面主要运用护坡、园林绿化养护、水池净化、自动浇灌系统等技术。除此之外,在园林绿化和景观设计方面,公司还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城市学院进行了一系列科研合作,共同分享国际国内在园林绿化和景观设计方面的科研成果。

  和盛生态有一个理念,就是成为道德景观的倡导者和自然生态园林的创建者,不仅要美化环境,更要给环境提供生态的服务功能。内蒙古不属于园林绿色发达省份,在园林建设方面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还很落后。而且从全产业链来看,在全国范围内,做园林绿化的公司还很少,既使有也多是做专项的,因为大家都清楚,这个产业链条长,回报时间长,风险相对较大。但和盛生态并不在意,仍然一门心思地进行生态技术、景观设计、种苗供给、工程施工、工程养护等全产业链运营,而且,从始到终严格把控工程质量,不管是成本还是质量,在行业里反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用一栋大楼引导一种低碳生活方式

  浏览和盛生态的网站,人们很快就会被“碳足迹计算器”这个栏目吸引,通过这个小计算器,你可以计算出买一件衣服或者喝一瓶酒产生的碳排放量。这款小软件对培养人们的低碳生活意识大有裨益。这就是一个极具和盛生态风格的创意小设计。

  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司在育林与生态建设方面的技术实力,公司于2013年成立了和盛生态研究院,用于苗木产业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座绿色节能的建筑,就是和盛生态的“大脑”。这座楼不烧煤供暖,而是通过地源热泵这套绿色节能装置来高效能保温。在研究院周围有91口小井,每口井都有100多米深,里面有一个巨型的U型管道和楼连接。在这些封闭的U型管里,有少量的水在里面进行循环—— 冬天,地表的冷水通过U型管被送到地下100米,很快就会变成13度的“热水”,再通过U型管送回大楼内,可以保持楼内的温度;夏天的时候,地表的热水通过U型管被送到地下100米,很快就会变成13度的“冷水”,再通过U型管送回大楼内,再通过冷风系统把“冷气”释放出来,清凉舒适如同夏天的空调。这样一来,大楼一年四季都能保持恒定而舒适的自然温度,俨然是一个绿色循环系统。

  仅这一个建筑,一年下来就能节约300多吨煤,相当于减少了719 吨二氧化碳的释放,如果从碳汇造林产业来看,等于种了将近2万棵两米高的树木,环保效果非常明显。如果这个节能模式能在全国推广开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应就更加不言而喻了。

  2014年5月26日上午,内蒙古和盛生态研究院LEED金级认证揭牌仪式在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隆重举行,牛根生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各级领导都出席了会议。LEED认证作为当今世界公认的具有权威性的第三方绿色建筑认证,经该组织验证,内蒙古和盛生态研究院遵循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黄金准则。

  兄弟文化让团队屹立成林

  2005年蒙牛冰淇凌营业收入首次超过伊利,公司奖励时任冰激凌事业部营销副总经理职务的赵全生一辆奥迪车,他拿出将近30万元的年薪,从上面大区经理一直到下面普通员工,全部分给大家,这当时轰动了整个蒙牛。2011年3月,赵全生刚加入和盛生态公司任总裁,公司发不出工资,他一次从家中拿出100万元给大家发了半年多的工资, 这感动了无数创业者。

  以下是赵全生对于团队建设方面的分享,我们来听听他的讲述。

  我选择这个行业,当时自己的观念和认识不够,加上2011年和盛生态发展处境特别困难,难免有些犹豫。然而,经过前法人对和盛生态的具体情况的介绍,感觉自己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情,所以就爽快地接下这家公司。

  对我来说,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出点样子来,聚焦整体一个大目标。即使拼搏多年,力量耗尽也没做出个样式来,那也问心无愧了。但人必须做有意义的事情,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问题,不是一个人或哪一国家的问题,这个行业非常有前景。我认为这也是一个积德的行业,能造福子孙后代、造福人类。

  每一棵树苗都是有生命的,看着它们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我倍感欣慰。随着树木队伍的壮大,加入我们团队的兄弟也越来越多,智慧就产生出来了。

  在蒙牛冰淇淋事业部那会儿我一直带营销团队,这个团队氛围很融洽,大家在一起特别快乐、开心。只要大家在一起,无论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能克服。大家在一起,把不可能的事做成可能了,让人如何不开心?从2001年到2015年,大家虽然分在蒙牛与和盛生态两个不相同的企业,但这15年的时间大家仿佛一直在一起。由于后面这个企业的现状不是很好,我一个人也没有请,起初就自己出来了,找了几个学生开始干。像郭瑾春、栗建军、铁英、马黎明他们那会儿拿的全是高薪,铁英在上海时年薪几十万,马黎明他们也都是大区经理, 在蒙牛冰淇淋事业部,年薪也是三四十万,来了这儿以后他们一个月才拿几千元的工资。

  当时我的想法是,一个人可以冒险去趟一条河,不能把所有兄弟都拉下河。

  没过多久,带过来的兄弟都知道我开始做这个事儿,个别兄弟说“我想跟你干”,他们都有工作,我没同意。因为什么?当时我的企业小,他们都是大人物,正所谓“庙里放不下大神仙”,我也支撑不了那么高的工资成本。做好做不好还不知道,人不能很自私地盲目地来拉人做垫背。第一次没谈妥,过了没几天,他们又来找我商量。以前的冰淇淋营销团队虽不在了,但是逢年过节的传统却保留了下来, 只要有节假日大家必会组织起来聚一次。

  第二次兄弟们提出加入我没同意,到第三次有个别兄弟就生气了,说:“领导,收入是一个方面,人跟人是另外一个方面,我们来这儿也不是图赚钱。”我一听,这个兄弟说得挺有道理,有时候做事与做人的确需要分开。经过这么一说,我也就没有顾忌了。我不是搞公益的,钱还是要挣,可能挣得要少点儿。这样,第一批人郭瑾春、栗建军、马黎明、铁英等加入了和盛生态。铁英是负责行政方面的, 所有的企业制度,结合林业这个行业她都完善了。栗建军把所有的苗木基地,从几百万棵发展到现在4000万棵。马黎明一天工程也没有做过,然而他却开始调研工程、调研机械,分析研究和组织专家请教, 通过学习,一年时间把4万亩碳汇林制作工程弄完,收入达2个亿。就这样,陆陆续续,以前团队的其他兄弟也加入到和盛生态。

  一开始,李峰是和盛生态的法人总裁,直到2011年才由我担任, 2013年我又兼任董事长一职。企业的前身就是个200多万棵的小苗圃, 一帮门外汉,全凭着一腔热血和不服输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琢磨,从2011年到现在也就两三年的时间,苗圃从400亩发展到2万多亩,树木达几千万棵,这个速度的确很快。有了这个务实的拓荒精神,才有和盛生态今天的成绩。谁能想到这么一帮卖冰淇淋做食品加工的团队,面对一个陌生的行业,竟还能发挥全身心的激情,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究摸索,最终获得重大突破。自始至终,他们都没想过要走捷径。当今社会,大家都想走捷径,往往成功者不是走捷径的那个人,而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的那个人。

  和盛生态的团队有着和赵全生一样的体会心得。和盛生态的行政总监铁英说:“我们确实传承了许多过去培养起来的好习惯、好精神。但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就像赵总说的,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 扎扎实实走下去,一点一滴积累起来。还有更重要的是,要拥有庞大的心智资源,因为心智资源比有形资源更值钱。赵总从2011年到了和盛生态,一年没有跟蒙牛圈的朋友见面沟通,他把这一年全撂在和林格尔这片荒地上,跟员工一起种树,一起研究土地,研究树苗。什么叫心智资源?任何一个创业者做事业,他首先没有把钱看在眼里,而是把自己的心放在这一亩三分地上。虽然和盛生态的文化脱胎于蒙牛文化,但在赵总手里,它被发挥得更博大精深。他把个人的草根精神带到公司所有员工身上,每个员工都不浮躁了。这种速度不是吹出来的速度,而是扎实稳健的速度。”

  赵总接着话茬补充道:“你要问和盛生态的速度,我用一句话回答你,做这么快可能跟我们书读得少有关系。这个团队的组建非同寻常,有些不谋而合。比如,智天然集团郭凯瑞的团队,田牧实业刘瑞的团队,还有我们和盛生态团队的80%,都是从蒙牛老班底里出来的。80%不是世界上普遍的法则,但来自于同一个团队的认同的确很重要。

  一个人出来做事,首先面临着诸多问题,不说事有多难做,就是把人聚在一块都很难,众所周知,如果没团队什么事都很难做成。大家为什么要加入这个团队呢?第一看你人品;第二是过去这些人在跟你交往的过程中,是否受益,受过害的人打死他也不加入。”

  另一位跟随赵总来到和盛生态的李卫星说:“在和盛生态这里, 不给钱人也愿意来,为什么呢?一个人带团队分这么几种,一种是靠权利管人,一种是靠利益管人,还有一种人就是靠品德管人。靠品德管人建立起来的团队是有团结精神的。有团结精神的团队才能形成共同愿景、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的情趣、共同的生活圈子、共同的理想追求和目标。在蒙牛冰淇淋团队,跟随赵总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早已形成了一种习惯,这个团队承认自己的精神领袖,有事的时候他拿意见具有一言九鼎的分量。所以,当赵总加入到和盛生态时,好多人都高兴地追随领导举旗。”

  谈起蒙牛系创业的这些哥们,赵全生说,我们的优势是兄弟文化,“众人同心、其利断金”,我们出来二次创业的这些人,在产业链上会相互扶持。和盛生态一出生就穿着贵族的服装。中国还没有一个碳交易市场,可以说和盛生态走在了行业的前沿。现在和盛生态的团队有200多人,在林业行业里已经是遥遥领先。

  蒙牛提升了大家的思想境界

  和盛生态有今天的兄弟文化,正是在蒙牛打拼的岁月中凝聚出来的。蒙牛告诉人们:个人和集体在博弈的过程中,你到底该选择什么,如果这个考验通过了,那么无论什么事业都能获得成功。

  赵全生在蒙牛开始只是一名普通战士。蒙牛刚组建时,20个人中唯有赵全生是一名普通员工。大家问他要干什么时,他说干什么都行。那个时候,奶粉公司还没有组建,液体奶项目赵全生也不熟悉。领导说,你就从业务员做起吧,赵全生说行。

  赵全生说,虽然当时自己只是一名战士,却致力成为一名井冈山战士,即拥有从士兵到将军的梦想。在蒙牛冰淇凌事业部组建成长的过程中,业务员会涉及大大小小很多事。通过半年多的磨炼,领导感觉到这个年轻人虽只有二十六七岁,但还真能干点儿事。1999年年底,领导任命赵全生为销售部副部长,这也是蒙牛最年轻的一个副部长。

  提到为什么如此热爱蒙牛,赵全生说:“第一,牛总的人格魅力影响了我,我从内心非常认可和敬佩他;第二,从我个人角度来讲, 蒙牛团队刚组建时还比较弱小,我作为年轻人应该站出来助牛总一臂之力,人的个性也好,做人的原则和标准也罢,本着这么一个态度义不容辞地加入了蒙牛。”

  赵全生非常珍惜销售工作所给予的每一次机会,当时身边很多人都是在这个领域有多年经验的大将,他既没有经验也不专业,唯有满腔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工作中,所以一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是很正常的事情。赵全生不断地向市场学习,向经销商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蒙牛冰淇淋销量连续几年在华北区域位列前三,并获得几届销售冠军。

  就这样,赵全生在销售领域崭露锋芒,2003年赵全生从华北区域经理提升到了销售部长,2005年提升为营销副总经理。期间,他还是继续发扬以前优良的工作习惯,在淡季时候启动长江以南市场,从基础开始,经过2003年近一年的艰苦努力,在2004年实现高速成长,并于2005年实现了蒙牛冰淇淋全国销量第一的佳绩。

  后来,李峰把赵全生推荐给了和盛生态。

  2011年年初,李峰做和盛生态第一任法人时,找过赵全生几次, 邀请他到和盛生态公司任职,当时他并不想接这个差事,接连拒绝了两次,因为当时和盛生态前景不是太明朗,只有一片大棚上面有几百亩树,其他的事业很零碎。公司当时不到10个人,只有一个负责人领着几个学生在创业。

  第三次,李峰又找他聊这个事情,真是三顾茅庐了,赵全生也不好拒绝了,就和牛总咨询了一下,牛总对这个事情非常有信心,感觉未来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在逐渐弄明白这个事业的国际化意义、留给子孙后代的生态意义之后,赵全生有了信心,就义不容辞地来了和盛生态。

  2011年3月加入和盛生态公司出任总裁,赵全生遇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没有钱发工资,他问同事以前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回答是:前任负责人东挪西借凑上来的。大家的工资不能不发,于是他就从家里拿了100万块钱给员工发了半年的工资。然后通过半年的调研、学习、了解,制定了战略,重组了班子,在农业大学的相关专业招了几个研究生。2011年年底,公司组建了一个30多人的人才团队。

  在完成了这些准备工作以后,公司才开始启动了大面积的苗木基地建设,也开始启动碳汇工程、园林工程,包括以后相关业务基金的项目。2012年后,和盛生态进入全面启动和建设阶段,苗圃继续扩大,工程不断开工,收入也不断增加。2013年就已经把万亩基地、4万亩的碳汇林以及园林工程建设完毕。到2014年时,政府和社会都开始关注和盛,其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影响。

  和盛生态的建设速度,与蒙牛系其他企业比不是最快的,但它在行业内已超出了好多老前辈。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的副厅长说:“我种树种了30多年,还没有见过这种企业,基地里的树横看竖看都是一行,精细化管到这种程度,令人惊叹。短短三年的时间,能发展成这样,神奇的速度!”

  因为和盛生态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引领低碳经济时代,做中国森林碳汇领先企业”!

  赵全生说:“在蒙牛的成长过程中,蒙牛文化、蒙牛思想及牛总的个人思想,深深地烙印在大家脑子里。还有一点,大家都有想做事情的追求和理想,也有这种无私和奉献精神,具备这种思想境界。如果不具备这些,个人和集体在博弈的过程中,你到底选择什么,这个考验通不过就什么事业也成不了。”

  微演讲:在你还是一株小草时就要想着树的高度

  演讲人:赵全生。

  大到改变卫星云图,小到一棵树苗的生根情况,再到一颗鸡蛋的品质,这中间都是有联系的。这里面有一个清晰的战略方案,就是让想象力和行动力同步的问题。既要有想象力,也要有行动力,只有想象力和行动力都强的公司,才能在这个行业中胜出。

  目前来看,和盛生态就像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从成长的角度来说,这个孩子能否持续、快速地成长起来,靠的不仅是周围的环境和资源,还要靠清晰的战略方案。具体来说,就是既要有碳汇经济这样的宏观战略,更要通过治理创新,对种活每一棵树苗实施精准把控。

  在我之前,树苗为什么不敢大种特种,不是没有资源,而是风险太大——树苗的存活率仅为20%~30%,种到地里的树苗大部分都死了,明年还得种。每年补贴,每年种树,但苗圃地里的苗木常种常枯,已经成了一种常态。以前做20万、30万的苗木,亏本也就亏那么几个钱,可能有些人并不在乎,但等规模扩大到几千万棵,那就需要两三个亿的资金,这就不是小事了,所以想要在这个行业有所发展, 就要看第一负责人是否具备做大事的能力和勇气,是不是敢冒风险,是不是能够思考出创新的路子。

  这么多地,几千亩,我把它划成块,那时苗子两块钱一棵,运费2毛钱,种进来3毛钱,合起来是2.5元一棵,我给你2.8元你干不干? 但我要求存活率80%。我先付40%的钱,一年以后你种的苗木达到了85%的存活率我再付你100%的钱。这样一来,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让利于人,农牧民的干劲儿就起来了。水也好,温度也好,交通堵塞也好,你根本不用担心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切都以存活率为标准进行利益结算,只有这样,才会有人在凌晨三四点去给树苗浇水。现在,我们公司树木的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这已经算是行业里的奇迹了。

  过去,外界一直以为我们只会种树,不知道我们还在搞林下经济,搞养鸡养鹿等养殖业,城市园林景观绿化,碳汇金融,我们有好多盈利模式,我们就是要一张蓝图绘到底,按照战略地图一步一步地向前。

  今天老蒙牛这批人还依然有创业激情,在不断续写传奇。是什么动力在支持他们进行创业呢?俞敏洪说过一段关于草和树的经典语录,他说:“创业时你是一棵小草,别人踏你踩你,没有人去理你, 但你是一棵像小草的树苗,现在很小,终究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 远远的人就会望见你,夏日你给人带来阴凉、带来绿色,死了以后还是栋梁之材。”在这里,我想表达的就是这句话,就像我初入蒙牛公司时一样,我虽是一名普通士兵,但是从当兵的那一天开始,就一直梦想着成为将军;我虽是一棵小草,但从扎根土地的那一天开始,就一直梦想着成为大树。

  当然,我能有今天的成就,仅仅依靠个人的努力是不可能的, 我还要感谢周围环境给我的支持。在蒙牛这么多年,耳濡目染蒙牛文化,养成了我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我觉得牛总(牛根生)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全世界范围内,能做好一个企业的企业家很多,但在做好一个企业的同时,培养出一大批企业家的企业家很少。

  牛总培养起我们这些人做事的思维和方法,做人的品格和操守, 特别是管理上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每一位蒙牛人的成长、成熟、成功,都有牛总的影子。现在看来,蒙牛人的三个能力特别强,一是学习能力;二是坚持和吃苦能力;三是创新和创造能力。一大批蒙牛人之所以能成事,大多是依靠着这三个能力。

  老蒙牛的一代人虽然已经成为过去式,但蒙牛是值得让一大批人感恩的企业,从我个人来看,至少有三代人应该感恩蒙牛。以我为例,蒙牛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改变了我们三代人的生活: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蒙牛这个学习锻炼成长的平台,为我未来的职业铺平了道路。另外,要感恩蒙牛包容我们的过错,当我们出现这样那样短板的时候,是蒙牛把我们拉扯起来。总而言之,蒙牛对和盛生态的影响是长久的、潜移默化的。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好书榜
更多>>
资讯
更多>>
专 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