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171116173049.jpg
搜索

新闻热线:010-57380754  投稿邮箱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作家叶开新书《写作课》发布:写作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发稿时间:2018-10-16 10:02: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家叶开在《写作课》新书发布会上演讲。主办方 供图 

  10月12日,作家、语文教育家叶开新作《写作课》在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发布。现场,围绕“深阅读与创造性写作的相互激发”这一主题,作者叶开汲《写作课》之精华,展开了名为“写作虹吸知识”的演讲。平和双语学校校长万玮,特级语文教师黄玉峰,学者、文化批评家朱大可,教育学者、诗人张文质,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副校长李萍、中文系主任彭振,平和学校课程中心研究员田健东等嘉宾受邀出席了本次发布会并发言。活动吸引到近500名师生现场聆听。 

  《写作课》是一本面向师生、家长与写作爱好者,极具借鉴性与可操作性的创意写作指南。将新作定于平和双语学校发布,是因为这里正是《写作课》诞生的摇篮。叶开介绍,《写作课》的雏形即来自此前受万玮校长邀请,为平和19名初三学生讲授的10堂创意写作课。如今《写作课》的出版,是秋收结果,恰逢其时。以课堂讲稿与师生互动为主体内容,《写作课》承载着叶开理想中的写作课形态:极强的动手性,密切的互动、交流和探讨,学生们在其中感受词语的变化,判断表达的优劣,并在实际的阅读和分析中,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认识、写作到深化,师生在一起“生成课堂”。 

  针对中小学写作教育中的痛点,如缺乏有效教材、语文教师缺乏有效训练等,《写作课》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叶开指出,写作教学要顺应学生的生长期逻辑,6—12岁的孩子处于“幻想期”,12—18岁的学生则处于“逻辑期”,因而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低年级阶段提倡幻想小说的阅读和幻想、虚构写作,在初中高年级和高中阶段提倡非虚构作品阅读,进行说理性写作训练。在此基础上,提倡将深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在写作中提升阅读的效率,在阅读中拓宽写作的深广。 

  叶开由此引出了“写作虹吸知识”的概念:通过写作的过程,要求学生大量阅读相关资料,有效吸取并且学会分析、过滤、运用活性知识。对此,他创造性地“发明”了碎片化时代的深阅读新公式:一本书,一名作家,一个时代。一本书,即从兴趣点入手,找到自己“命中注定”的一本好书,反复读、深入读;一位作家,即调查这本书的作者,研究他创作的其他作品;一个时代,即了解作家所处的时代,拓展阅读有关这个时代政治、文化、历史背景的书籍。这样“顺藤摸瓜”学习,通过思考和写作的运用将之化为人生智慧。在知识爆炸的万物互联和人工智能时代,这是创造性新人才必备的持续学习能力、知识转移能力和价值转移能力。退一步来讲,深阅读与写作的互相激发在应试中也得到了良好的反馈。 

  上海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周宏教授也为《写作课》的出版发来祝贺。“以前常有些老师讲,作文是不可教的,尤其是创作是不可教的。叶开的实践证明,它是可教的。”周宏教授高度肯定了叶开的语文教育理念:“叶开老师不仅是一个批评者,我佩服他同时是一个实践者和建设者,他不仅在写作上,在阅读、选文上也都做出了非常成功的尝试。叶开的教育实践,大方向和语文教学的改革我觉得是相通的。因为现在我们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是,要通过语文教学,甚至通过语文高考来促使学生多读书。叶开老师一直在倡导多读书、多写作。叶开的意义更在于通过培养创作的才能,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阅读量增加,思考增加,从而在其他文本的写作上更有兴趣也更快入门,让写作成为他所说的‘人生的通用能力’。” 

  当年与叶开老师一起“生成课程”的“联合小作者”之一、如今已升入高三的张昕怡同学也作为学生代表现身说法。她坦言,在高中以前,自己其实不是一个敢写的人,但是在叶开老师的帮助下,“突破了束缚、开拓了写作思路”,为语文写作重新打开了一扇门。印象最深的一堂课是在一定时间内,使用此前进行的一个词语接力中大家随机想到的词语,即兴写一篇小短文。“令我惊讶的是,大家都在这种最自然而没有多余思考时间的写作中发挥得很好。”正是这样的写作课堂,让大家摆脱了在标准答案中揣测作者写作意图的语文学习旧范式,在不受束缚的写作过程中自然表达出对中文母语的理解和体悟,“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于表达”。 

  真正的写作,是基于激发内心与激情的创造型写作;知识爆炸时代,真正的写作要学会“写作虹吸知识”。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好书榜
更多>>
资讯
更多>>
专 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