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171116173049.jpg
搜索

新闻热线:010-57380754  投稿邮箱

当前位置:首页 >> 书库 >> 其他 >> 正文

《走进梦想小镇》

发稿时间:2016-08-02 10:01: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基本信息]

  书名:《走进梦想小镇》

  作者:沈老板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8月

  书号:9787308159562

  定价:45.00

  [内容简介]

  “当代人居的乌托邦”是如何做到的?又为何引起国内外建筑大师的极力追捧?

  良渚文化村是万科集团规模最大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历时14年多,单项目销售金额超过200亿元;不仅吸引了大卫·奇布菲尔德、安藤忠雄、丹尼尔·李布斯金、保罗·安德鲁、原研哉等国际设计大师的垂青追捧,更被王石称为“一个代表万科未来的作品”,被绿城宋卫平带150名高管学习并称赞为“中国城镇化未来”的项目。

  它是目前小镇建设和社区运营成功的范例,而在已有的成果面前,每个知识点都更能站得住脚。本书内容故事性强,诸多社区运营的问题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中娓娓道来,又深刻剖析了现在城市化进程中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学问题,其中很多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简介]

  沈老板:本名沈毅晗,杭州人,早年曾留学于英国。2007年进入万科,2011年担任良渚文化村项目的商业配套负责人,亲身参与良渚文化村从“远郊大盘”到“神奇小镇”的蜕变过程,被村民们称为“沈老板”。同时沈老板热爱赛艇运动,曾任亚洲赛艇联合会主席王石助理,现任亚赛联市场推广委员,浙江万科赛艇运动俱乐部秘书长,良渚文化艺术中心执行馆长。业余写作公众号“沈老板”,《都市周报》专栏作者,英国城市学学会会员。

  [名人推荐]

  这样的社区,在全世界都是不多见的,我的作品不能输给其他人,要对得起这里的青山绿水。

  ——安藤忠雄: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师

  我在这里感受到的是“山”的气息;良渚文化村不仅仅是杭州的,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 原研哉:无印良品设计总监

  我相信良渚文化村的模式是国家城镇化的未来,这就是中国城镇化的模式。

  ——宋卫平:浙江绿城房地产集团董事长

  我看到你们不仅是在建一个社区,而是在营造一个“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里,可以看到老人、小孩、穷人、富人,都找到了一种安心稳定的生活方式。而这样的理想生活是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

  —— 承孝相: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师

  目 录

  推荐序一 给《小镇生长》 保罗·安德鲁

  推荐序二 为人们塑造一个真正的社区 约翰·汤普逊

  推荐序三 记录小镇故事 王石

  推荐序四 最初的村民 林煜

  自序 我做村干部

  前言 向“村民 ”致敬

  引子 中国神奇小镇

  第一章 美学的追求

  壹 心想,事成

  贰 大美不言

  叁 对土地的敬畏之心

  肆 不输给前人

  伍 建筑师的本质 .

  陆 自然中的城市生活

  柒 好房子、好服务、好邻居 .

  捌 社群的价值观

  玖 因寺成村

  壹 拾 精神堡垒

  壹拾壹 两百年寿命

  壹拾贰 人气建筑

  壹拾叁 发现美的眼睛

  壹拾肆 产品主义

  壹拾伍 行政命令

  壹拾陆 里子与面子

  壹拾柒 三年不换的照片

  壹拾捌 无印 ,良渚

  壹拾玖 莫向外求

  贰拾 心怀世界

  第二章 社群的邀约

  壹 共同体

  贰 必须有人做不赚钱的事

  叁 乘凉的空间

  肆 村约无字

  伍 志愿者文化

  陆 一本家书抵万金

  柒 垃圾分类

  捌 从“城市乐跑 ”到“跑村赛 ”

  玖 腊八粥

  壹拾 音乐节

  壹拾壹 我做村民书房的馆长

  壹拾贰 村花的故事

  壹拾叁 老吾之老

  壹拾肆 幼吾之幼

  壹拾伍 慢慢生长 ,悄悄灿烂

  壹拾陆 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壹拾柒 寓教于乐

  壹拾捌 妈妈们开的店

  壹拾玖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贰拾 食物构建社区

  第三章 开放的容度

  壹 名正 ,言顺

  贰 班车停运

  叁 村民卡

  肆 伟大的万科物业

  伍 菜场的五个面

  陆 社区图书馆与工人文化宫

  柒 可以跳排舞的广场

  捌 墓地是给活人的配套

  玖 学习 “浙报食堂 ”好榜样

  壹拾 包子里的匠人精神

  壹拾壹 路边摊的价值 .

  壹拾贰 小镇来了理发师

  壹拾叁 植物园里的社区

  壹拾肆 阅读者是家书店

  壹拾伍 深夜食堂

  壹拾陆 到酒吧找女神

  壹拾柒 兔子进村记

  壹拾捌 忍不住开了间青年旅舍

  壹拾玖 服务者之家

  贰 拾 致敬理想主义者

  第四章 社区、社群与城市化

  壹 良渚文化村的社区参与———迈向未来

  贰 中国的社群发展与基层民主创新

  叁 新型城镇化的三碗面

  [精彩试读]

  给《小镇生长》

 

  2014年,我第一次参观了良渚文化村。那时,我是浙江大学客座教授,这就像一个邻居的初次拜访。

  我已不太记得是谁安排了这次的参观,我也不知道我将会有何发现。陪同我的是浙江大学建筑设计院建筑设计师彭荣辉,其实他只需负责我的交通、住宿以及出行路线等这些简单的事情就可以了,可是他却为我做了更多他的责任之外的事情。

  他告诉我,这里是一个中国大集团公司做的试验性项目,我一定会觉得很有意思。

  一个 “大集团 ”和一个 “村庄 ”,这两个词结合在一起让我觉得很奇怪。在茁壮成长、不断有新项目涌现的中国,在比15年更长的时间里,我从未停止过发现。“大集团 ”只会做大的城市区域,即使我看过小城市,可是我从未看过村庄,只有很少的一些是旅游型村庄。有一个小村子在丽江的旁边,它的一些地方,让我想起我年轻的时候,在Pyrénées(法国比利牛斯山 )度假时的那些法国小村庄。可是这两个地方都是属于过去的时光。

  我看到的良渚文化村,它从形态、大小和创新上与中国的或法国的古村庄都很不同。这是一个中等大小的现代整体建筑群,周围种植了很多绿色植物,它们在一起组成了一个通透的山水。虽然是重建的山水,可是比我最近看过的其他任何地方的项目,或者我曾经看过的所有项目都要更注重保护和尊重自然,这让我想到另一种极端 :密集型住宅 ——千篇一律的复制,常常是建立在被摧毁的自然之上的,或者是被关闭和监视的小区,以及一些所谓外国风格的豪华别墅分散在没有被精心规划设计过的花园中。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好书榜
更多>>
资讯
更多>>
专 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