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171116173049.jpg
搜索

新闻热线:010-57380754  投稿邮箱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寻找中华民族向上的精神,丝绸之路再出发——《中国通史》分享会在京举行

发稿时间:2018-01-12 16:29: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1月11日,《中国通史》分享会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举办。中国青年网记者 暴英霞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112日电(记者 暴英霞)111日,华夏出版社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丝绸之路与中华民族进取精神”的《中国通史》分享会。《中国通史》作者之一、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赵凯,《中国通史》访谈嘉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张小锋,《中国通史》责任编辑杜晓宇出席活动,三位嘉宾都是秦汉史领域的历史学博士。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英国人出版的《伟大的探险家》里列举的世界上最伟大的40位探险家里没有一个东方人,几乎全是欧洲人。不见16世纪初麦哲伦率领一些小帆船完成环球航行,利玛窦万里迢迢从地中海到北京给万历皇帝进呈自鸣钟、圣经、《万国图志》等,阿尔蒙森与斯科特的南极角逐,《阿凡达》导演卡梅隆驾驶单人深潜器潜到世界海洋的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等等。相形之下,中华民族自郑和下西洋之后500多年的表现非常沉寂,民族精神似乎内敛而怯懦。就连国土上的瑰宝——敦煌石窟都是20世纪初斯坦因、伯希和等外国探险家发现的,这更让国人无地自容。 

  难道中华民族真的没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基因吗?三位嘉宾带领我们从丝绸之路再出发,抽丝剥茧揭开这份沉重历史话题的迷思。     

  万里流沙不辞远,张骞“凿空”西域、班超经营西域的伟大历程 

  巍峨的天山遮住了先民的视野,在公元前2 世纪丝绸之路开通之前,对于天山以西以北的世界,中国人知之甚少。  

  西域流沙古未开,氂牛边堠接轮台。扫空瀚海长城外,断得匈奴右臂来。和议终非中国计,雄兵方逞帝王才。守文弱主书生见,难得英雄靖九垓。(清·王昙《咏汉武帝》) 

  汉武帝为解除匈奴入侵的巨大压力,在积极备战的同时,谋划把臣服匈奴的西域诸国拉拢过来,“断匈奴之右臂”,夹击匈奴。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构思,张骞奉命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壁画摹本摹自莫高窟第323(盛唐)     

  张骞本是侍卫皇宫的一个普通郎官,不甘心碌碌一生,于是应募出使,投身绝域。公元前 138 年,张骞率领着由一百多人组成的庞大使团,试图联络被匈奴打败的大月氏人,共同对付匈奴。张骞的第一次出使非常不顺,先是被匈奴拦截扣留了十三年,好不容易逃出来,辗转来到阿姆河北岸的大月氏,不料月氏人安于现状,不愿意再向匈奴寻仇。在这种情况下,张骞只好返回。在归国途中,再次被匈奴扣留,过了很久才回到长安。出发时的百余人,回国时只剩两人。公元前116年,张骞再度持节出使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国。张骞一行获得了邦国分布、山川地形、道里行程以及风土人情的宝贵信息,由此开启了汉朝经营西域的宏伟大业。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张骞通西域,“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诚信)与国外,外国由此信之”。在15 世纪人类进入大航海时代之前的千余年间,穿越西域的沙漠之路,始终是东西方文化交流最为重要的通道。汉朝开辟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新疆喀什班超城     

  东汉之初,由于改朝换代间的大混战,国力明显减弱,一度无暇西顾,西域诸国不得不依附于强大的北匈奴。班超与西汉的张骞,堪称汉代经营西域的双子星。他是史学家班固的弟弟,投笔从戎,投身西域三十一年间,把亲汉邦国联合在一起,打击匈奴和叛汉势力,维护了西域的和平与汉朝的声望。在公元94 年的一次军事行动中,他成功地调发了西域诸国军队八万之众,使西域五十多个国家都归附了汉朝。朝廷在表彰班超的功绩时说:班超没有动用汉朝的大军,没有给国家带来负担,却能让远方的各民族和睦相处,使风俗各异的人们同心协力。  

  班超与张骞同为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探险英雄,张骞封博望侯,班超封定远侯,两位伟人功业性质恰如其爵名。张骞成功凿通西域,班超父子奋力维护丝路。从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而言,班超事业自是不能比拟张骞“凿空”,但从个人功勋来说班超的成就却远超过张骞。他是在得不到国家力量支持的最艰苦时期,一种特立独行式奋斗,最先二十余年间,未动用国家部队一人,仅凭个人一己的勇气、胆识与毅力,向命运挑战,最终获取全功,一生都是英雄式奇迹。“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正是班超勇气与胆略的真实写照,也是汉朝时期中华民族进取精神的魅影。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好书榜
更多>>
资讯
更多>>
专 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