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故宫日历》推出了生肖版、书画版、青春版以及汉英对照版共4个版本。【详情】
作家阿来与读者交流,其间举行了“去有风的旷野——寻找读者活动”、文学照亮生活——中国作家“文学公开课”、文学慢品时光——名家读者交流会等多场活动。 【详情】
《号角》是作家何南创作的一部以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成长故事为蓝本、以长篇叙事诗为载体的文艺作品,再现了聂耳以音乐为武器唤醒民族觉醒的光辉历程。【详情】
上山遗址群所描绘的这幅东方世界万年前的稻作农业图景,对绝大多数当代人而言,既熟悉又陌生。【详情】
9月17日,《档案为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新书发布会在新华社第二工作区礼堂举行。【详情】
从江南水乡到黄土高坡,从太行峭壁到东北雪原,镜头背后那些以生命追光、以热血显影的灵魂,照亮了一个民族最深重的黑夜。【详情】
《黄梅雨季》首发式暨甘伟诗歌朗诵会,近日在复旦大学艺术馆举行。【详情】
历史学家韩昇的新作《武则天传》与《隋文帝传》,近日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详情】
本书中,读者既能“钻进”坦克内部看清结构,也能细看战机机翼设计,仿佛置身一座可随时翻阅的“纸上武器博物馆”。 【详情】
近日,由国防工业出版社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蓝天出版社共同策划的《空天利剑:中国空军战机图志》出版发行。【详情】
主线是高标准农田的推进过程,而隐形线索则是以褐天缘父子为代表的一家三代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变迁。 【详情】
如果从北京城里出发,一直朝北开,进昌平,到兴寿镇,离得还远就能看到显著的指示路标:辛庄。2023年9月,家长们想举办交换闲置用品的活动,跟村支书讲,于是从村委会搬来办公桌——这是辛庄市集最早的起点。【详情】
《芙蓉岛》新书首发式近日在北京举行。《芙蓉岛》作者曲雅臣,河南兰考人,1964年12月入伍,退休后一直从事红色文化传承工作。【详情】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第二十四辑专家论证会,近日在北京商务印书馆举行。开幕式后,与会专家按学科分组对“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第二十四辑备选书目进行了论证。【详情】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原载于当年11月22日《文学周报》第200期。 朱自清在《背影》中巧妙地选取“背影”这个意象,以儿子的视角聚焦父亲的背影,展开对父亲形象的塑造与情感的抒发。【详情】
对于《三体》在海外出版取得成功的原因,最常见的看法是:这部小说让外部世界从科幻的角度了解中国,这个角度是前所未有的。期待中国科幻文学能够有更多的优秀作品在海外传播,向世界展示不断进步的中国对星空和未来的想象。【详情】
9月12日,2025“我与地坛”北京书市在地坛公园开幕,活动以“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为主题,将持续至9月22日。书市期间,将举办100余场阅读文化活动,邀请文化名家、学者、演员开展讲座、签售与互动体验。【详情】
目前的小说类别里,家庭叙事依然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门类,而如何在家长里短的日常事件里,写出文学化的小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当代略带灰色的小说叙写中,很多都已经告别了那种动辄“生离死别”“断臂缺腿”的苦痛,而是转向了另外一种“静水流深”的苦痛。【详情】
在美术史研究方面,俞剑华的代表性著作包括《中国绘画史》《中国壁画》《中国版画》《中国美术史讲义》《西洋绘画史》等,其中,于1937年出版的《中国绘画史》最具影响力。【详情】
我之所以会在一堆书目中选择《素锦的香港往事》来进行阅读,完全是因为它的题目。如果说《倾城之恋》主写白流苏与范柳原之间的男女之情,暗写世情,借人情暗衬世情,那么《素锦的香港往事》则可以说是直写世情、人情了。【详情】
为了保证翻译的质量,米加不远万里多次往返中国,与中国学者反复斟酌每一个词条的翻译内容,精益求精。除了推广中文教育,米加更借助自己的影响力与学术积累,投身斯洛文尼亚汉学研究与两国文化交流,致力于培养更多年轻的“中国——斯洛文尼亚文化使者”。【详情】
9月12日,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礼兵将殓放志愿军烈士遗骸的棺椁从专机护送至棺椁摆放区。1955年12月9日,饶惠谭的尸骨从朝鲜迁移回祖国,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并立碑纪念。【详情】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8月21日,在上海虹桥开往南昌西的D3148次列车上,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昌客运段举办了“青年书店·青春书厢”阅读分享会。【详情】
9月12日上午,在团中央宣传部指导下,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在山西师范大学举办“青春年少好读书——《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读书分享会”。【详情】
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吉林省档案馆精心编纂《初心如磐——档案中的东北抗联英雄》(长春出版社,2025年)一书,以此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详情】
《百川汇流》不仅以珍稀文物连缀成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清晰主线,更以宏阔视野揭示出中华文明交往互鉴的内在动力。 该书在呈现方式上图文并茂,遴选文物涵盖多个时代、地域与民族,编排精心,解读深入。【详情】
2025“我与地坛”北京书市,今天在地坛公园开幕。开幕式现场,由北京出版集团和北京发行集团联合推出的《我与地坛(2025典藏版)》和《我与地坛(图像小说)》两部新作首次亮相。【详情】
近日,毕淑敏出版新书《读行九万里(青少版)》,以沉浸式环球旅行为载体,打造60堂读写课,带领青少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详情】
如今,故宫博物院已成为全球瞩目的文化地标。1925年10月10日下午二时,故宫博物院开幕典礼在乾清宫前举行,庄严宣告故宫博物院成立。”【详情】
《玉台新咏》是南朝文学家徐陵编选的上自汉魏、下迄梁代的诗歌总集。【详情】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增订版):金冲及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家父金冲及先生是在2005年他75岁离休后开始动笔写作《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的。【详情】
历史散文的写作,容易游走于两极:或强调史料的真实,少了文学的灵动;或追求故事的新奇,过度消费历史。《在历史的岸边遥望》里的13篇散文,在岁月的皱褶中挖掘精神火种,让历史人物通过深情的文字得以重现。【详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草木深”本指荒草凄凄,我也可以理解为文明之火的摇曳,但穆旦的诗《春》中的两句更合适:于是,我后来写作的文本中,出现了两条叙述的河流,一条是历史事件,宽阔的记忆之河,一条是纤细的现实之水——穿越中国行走的“我”。【详情】
雄奇的三峡,伫立千万年的神女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演过多少英雄传奇。作品以一只美丽的凤鸟作为见证者,凤鸟翱翔在三峡山水之间,它见证了一名三峡女儿不平凡的经历,见证了当地热血儿女投身抗日所经历的血与火的洗礼。【详情】
诚如书中所揭示,古籍绝非仅是记录文字的纸张,更是承载先贤思想、文化密码与历史信息的生命体。【详情】
今年5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和云南晨光出版社联合出版了长篇叙事诗《号角》,这是诗人、儿童文学作家何南为《义勇军进行曲》即国歌的曲作者——作曲家聂耳创作的诗传。【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