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植物学家的筷子和银针》
作者:史军
ISBN:978-7-5057-4266-6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8年5月
定价:52.00元
【内容简介】
吃银杏能治病吗?生命力强的蔬菜更利于健康吗?以上问题都可以在《植物学家的筷子和银针》一书中找到答案。
在本书中,中科院植物所博士史军以生动有趣的文笔,结合大量植物学知识和亲身体验,详解50余种美食植物的毒理特性并指导其正确食用方式,堪称“吃货必备的防身鉴别指南”。
【作者简介】
史军,植物学博士,“玉米实验室”创始人,前果壳阅读图书策划人,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兰科植物繁殖和保护。著有《植物学家的锅略大于银河系》。
【精彩书摘】
银杏:笑里藏刀的远古小零食
我听到银杏这个名字比吃到银杏要早得多,就像银杏出现在地球上比人类种植它也早得多一样。身居黄土高原,几乎没有见到银杏真身的机会。只是偶尔从父母给姥爷买的保健品上,瞥见诸如“银杏叶保健茶”之类的字眼,总觉得这是一种神奇的仙草。单单是那扇子一样的叶片就足以让人遐想,你还见过别的什么植物有这样的叶片吗?
后来在云南求学,才亲眼见到了银杏的身姿。云南大学有一条特别的小道,叫银杏道(几乎每个大学都有一条银杏道),这条小道宽不足十步,长不足两百步,看似平平无奇,但是两旁的银杏树已近百年。早在西南联大时期,杨振宁、李政道这样的科学家就在这小道上遛过弯。
不过,每到8月底,就没有人愿意去银杏道,即便经过也是脚步匆匆。因为这时的银杏道气味儿着实难闻,那是一种腐臭味儿加烧煳的橡胶味儿的复合味道,这不是因为园丁施肥施得太多了,而是因为银杏成熟了。成熟后的银杏果,好像没人知道它们后来去了哪儿。第一次吃银杏又是多年之后的事情了,那还是在一家日式料理店,朋友点了炭烧银杏。咬开开心果一样的白色硬壳,把种仁上薄薄的“花生皮”搓干净,就可以享用淡黄绿色的银杏了。说实话,我并不觉得它的味道能扛得住盛名,既不香脆,也不清甜,那是一种介于软糯和坚硬之间的口感,就像放了一夜的糯米团。当然,味道就没有糯米团那么简单,而是渗透了淡淡苦味儿,在餐桌上,唯一的作用就是平衡生鱼片的腥与腻,若是单吃,真不算好菜。
只是,大家还是愿意去尝试这种“小果子”,因为它们身上笼罩着保健光环。但是,服务员又会善意提醒,吃银杏要适量,否则会中毒,简直让人无所适从银杏果到底该吃不该吃。
这要先从银杏的种植历史开始说起,虽然银杏确实原产于中国,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甚至还有人提议把它作为国树,但是银杏与人类产生交集的时间并不算长。有学者认为,国人对银杏的利用“始于秦汉,盛行于三国,扩展于唐,普及于宋”,但是在南北朝之前的典籍中几乎都找不到对银杏的记载。所谓的辉煌历史,很多都是出于学者的美好愿望罢了。以至于郭沫若先生在他的散文诗《银杏》中慨叹:“我在中国的经典中找不出你的名字,我没有读过中国的诗人咏赞过你的诗。我没有看见过中国的画家描写过你的画。”当然了,即便是拿到南北朝时候的古籍,我们也不能在上面检索出银杏这种东西。因为那个时候,这种植物的名字还是“枰”,到隋唐时期,则通称为“平仲”。不过,这些都是银杏的官方名称,文人们自然要雅致一些。而我们与银杏亲密接触的广大劳动人民则给银杏起了形象的名字——“鸭脚”。
这自然是因为它叶子的形状,而且在植物界中还真的很难找出与之类似的叶子了。细看银杏的叶脉,都是从最基部的一根分两根而来直到叶片边缘,这就是典型的二叉分支。这种形态的叶脉通常出现在蕨类植物中,在种子植物中是极少见的。再加上银杏独有的扇形叶片,即便不结果,我们也能很轻松地认出它们。至于淳朴直接的鸭脚,为什么要改名为银杏,因为它被重视起来,成为贡品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果部》记载道:“白果,鸭脚子。原生江南,叶似鸭掌,因名鸭脚。宋初始入贡,改改呼银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正是因为被皇室看上,这种曾经只是偏安于天目山一隅的植物才得以扩展开来。
我不知道宋朝的皇室成员是如何评判银杏的味道的,但是可以肯定他们不知道采摘银杏的人会面对奇臭无比的气味儿。
如今,银杏果已经成为高档餐饮中的必备菜了,像白果娃娃菜、白果炖鸡,以及日式料理中的炭烧银杏果。绵软的口感,加上微甜略苦的特殊味道,让人吃过就停不下来。不过,可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因为,那点奇怪的苦味就是银杏的警告—“内含有毒物,慎吃”。毕竟,银杏果中的营养物质是为了银杏种子发芽准备的,想从那里抢来吃,可是要冒风险的。银杏中的氢氰酸含量可以高达830微克/100克,再加上白果酸等化学物质,让银杏变成了不好惹的种子。在著名的白果之乡——浙江长兴县,当地的人民医院记录了大量中毒的案例。对1岁以内的婴儿,10粒银杏就可以致命;而3?7岁的儿童,在食用30?40粒之后也会出现中毒症状,严重的也会导致死亡。所以,银杏果并不是看上去的那么温柔,倒是处处暗藏杀机。
不过,只要吃不过量,偶尔尝尝还是可以的。前提是一定要做好处理去除其中的氰化物和白果酸之类的毒物。为了安全起见,对家中的小朋友们来说,最好还是浅尝辄止,品个味道就好,等他们长大了再去品尝银杏独特的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