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171116173049.jpg
搜索

新闻热线:010-57380754  投稿邮箱

当前位置:首页 >> 新书推荐 >> 正文

做对“懒”爸妈 养出省心娃

发稿时间:2020-03-17 10:55: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图书信息】

书名:《做对“懒”爸妈 养出省心娃》

作者:沈奕斐

书号:978-7-5217-1232-2

定价:52.00元

出版时间:2020年2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内容简介】

孩子成长过程中,总是问题不断,从小的细节,到大的是非。简单粗暴的体罚伤害亲子关系,温柔的坚持容易憋出内伤。而且即使父母说得对,也告诉了孩子应该怎么做,纠错的效果还是会打折扣。因为父母说得对,跟孩子做得到,并不能简单地画等号。频繁地给孩子讲道理纠错,还可能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作为父母,如何有效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助其成长?

优势累积教育法是沈奕斐博士在多年的中国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哈佛大学的多元智能概念和犹太家庭教育理念,提出的一套系统、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该方法运用社会学中的优势累积概念,针对中国家庭教育夹在传统权威式教育和西方快乐教育之间的困境,在教育学的基础上,借鉴积极心理学的方法,通过改变家长的认知从而改变家长的情绪和行为,让父母真正放松下来,享受愉快的亲子关系,重建家庭的和谐。同时促进孩子的个性化成长,找到自我激励机制。

【作者简介】

沈奕斐 博士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家庭时光社区服务中心理事长,“能量逗”创始人,中国社会学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学社会性别专业委员会理事,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哥本哈根大学客座教授。

沈奕斐家庭被评为2017年“上海最美家庭”、2018年“上海文明家庭”。

专业的家庭研究者,把生活升华为学术,把学术翻译为实践。

精彩书摘】

父母的恐惧源头:多米诺骨牌逻辑

很多时候,父母不仅找不到真正的问题,还会把很小的问题看得非常严重。这种父母往往有一种“多米诺骨牌逻辑”:一个小问题不解决就会引起连锁反应,最后变成一个大问题。这种逻辑会使得一个很小的问题都让家长很恐惧,觉得一定要改变!

多米诺骨牌逻辑的典型例子是:上不了好的小学就上不了好的中学,上不了好的中学就考不上好的大学,考不上好的大学就找不到好的工作,找不到好的工作,人生就废了……这在学术上叫滑坡谬误,也就是说:上不了好的小学不一定上不了好的中学,两者之间不是必然关系。但是父母一旦相信这个逻辑,孩子就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了。小学的重要性就在于后面这样一条逻辑链条。

比如孩子出门没和认识的人打招呼,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不打招呼就不打招呼了,但是有多米诺骨牌逻辑的父母会这么思考:他如果现在不会和人打招呼,那以后就不会和别人打招呼,不会打招呼就不会交朋友,不会交朋友就不能和别人很好地交流,那么以后就很难建立自己的人脉,没有人脉以后工作就会很艰难,工作很艰难就不能成功,不能成功连老婆也娶不到……最后他的人生就废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太可怕了!所以,不和人打招呼绝对不是一件小事。这时,父母忘了孩子的年龄和具体情况,总之,一定要改变孩子不和人打招呼的情况!因此各种讲道理、威胁、交换都开始了,这使得本来只是孩子在某一个年龄段的正常表现变成一个双方都很有压力的问题。最后,这成了严重的亲子冲突问题。

孩子回到家里不愿意马上做作业,那就休息一下再做好了。但是具有多米诺骨牌逻辑的父母会这么思考:回到家里不马上做作业,那就会到睡觉的时候才做,这样就会晚睡,睡眠不足,第二天可能会晚起迟到,上课也会没有精神,这样就会被老师批评,被老师批评就更不爱做作业,不爱做作业就成绩不好,成绩不好就上不了好的初中,上不了好的初中就考不上好的高中,考不上好的高中就考不上好的大学,考不上好的大学就找不到好的工作……他的人生就废了。所以,这些父母相信:一定要一回家就做作业,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第一步,这步一定要走好,否则后面就废了。至于孩子的状态、想法、情绪,这些都被忽略了。

凡是具有多米诺骨牌逻辑的父母都会把每一件小事和一个未来的严重后果联系起来,比如一个小朋友今天玩游戏很开心,那最后一定会网络成瘾;一个孩子今天橡皮掉了,那以后就会不爱惜东西,丢笔、橡皮、书包……铺张浪费,没有好的生活习惯,不在乎学习……他的人生就废了。所以,每个小小的错误都不能忍受,一定要纠正,一定要改变!父母的恐惧和焦虑是他们不断挑剔孩子背后的原因,如果认识不到多米诺骨牌逻辑的可笑,父母就不可能放轻松,就不可能接受孩子成长中本来就会有很多的小问题,不会接受这些小问题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改掉,不会相信孩子自己会发现问题并去改变它们。再加上密集母职的荣辱与共文化,父母把每个小问题的改变都看作自己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纠错的力度层层加压,直到双方都筋疲力尽。

父母一直在纠错,一直在批评,甚至频繁到根本没有觉得自己在批评孩子,觉得那些“不要”“快点”都是正常的对话,完全意识不到问题。父母对于纠错已经习以为常,偶尔表扬一下孩子,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开明、经常肯定孩子的父母,但孩子却没有这样的感受。甚至在不断纠错几百遍没有效果的时候,父母也从来不好好去想想这些问题的背后是什么,也不问问自己是不是方法错了,是不是根本不是孩子的问题。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好书榜
更多>>
资讯
更多>>
专 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