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专题 >> 第十七届北京国际图书节 >> 轮播图 >> 正文
“阅读中国”阅读大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品味书香》节目主持人、作者……提到马宗武,大家很自然地把他和“书香”联系在一起。观众、读者们亲切地称他为小马,因为他是每晚准时出现在电波里、陪伴大家走过一段阅读时光的那个人。然而,时光回到20年多年前,小马身上更多的是“汽油”味。
汽车修理工的追梦路
“谁的青春里都会有一段迷惘和挣扎的时光。”马宗武回忆起20岁出头的自己,那时,他还在故乡新疆做汽车修理工,“夏天动辄三十几度的高温,脸和手臂常常被晒得黝黑脱皮,浑身上下沾满油污,无论怎么洗,手指甲缝总是洗不干净。冬天,同样的二三十度,不过是零下。我穿着厚重的棉袄,一次次地趴在雪窝里,扒油底或装底盘。耳朵冻得通红生疼,头发和眼睫毛上结满了一层层冰霜。”
修车的日子漫长而单调。收音机和不多的书籍成为马宗武青春时光里的精神食粮。“在获取资讯的同时,我慢慢懂得,在我生活的这个戈壁滩之外有很多人过着他们想过的生活,我的生命里或许也有很多的精彩值得去探寻。”
成为一名播音员——梦想的种子开始在马宗武的心里扎根。凌晨趁工友还没起,他一个人听广播,跟着朗读;晚上收工后,就开始阅读书籍,戈壁滩上高大的井架和朔北肆虐的风把他的声音飘散得很远很远。然而,现实和理想差别巨大,练声这件事没有科学指导愈加艰难,还有来自工友和师傅们的嘲笑质疑,这一切让马宗武怀疑自己坚持的意义。
“如果你所有的付出只是为了一个前途不明的未来。如果你想要到达的远方离你万里之遥。你还会不会付出努力?在我看来,这取决于你对那个梦有多执着,多热爱。对我来说,那个梦,是我在苦难甚至灰暗生活中的一缕光,我愿意为了那若隐若现的光芒风雨兼程,浮沉不悔。”带着这样的信念,26岁那年,马宗武决定离开故乡,拿着企业倒闭,单位补给的三万多块钱,来到只在收音机里听到过的北京,考上了中华女子学院的播音大专班。
马宗武回忆说:“那是中华女子学院历史上第一次招收男生。学校只有女生宿舍,原本就不大的校舍根本无法腾出一间给我居住。几番周折,我租住在学校附近一个即将拆迁小区的地下室里。里面阴暗而潮湿,终日不见阳光,等我一年后搬家时,掀开床铺已看到地面角落边生长出一小撮蘑菇。在阳光下暴晒过的被子刚铺到床上不久,就又泛出湿润感。为了避免生病,我入睡时把双手垫在腰部,这个习惯直到搬进楼房很久后才改掉。”
双手垫起了潮湿中的身体,梦想撑起了艰难的岁月。马宗武可以做到一餐只吃几块豆腐乳外加两个馒头。几乎所有的心思都用在练声、追求吐字发音的规整上。
马宗武。采访者供图
阳光眷顾赶路人。30岁那年,经历了竞争激烈的笔试、面试,马宗武成为了国家电台的一名主持人。随后的时光中,马宗武依然不停奔跑,陆续取得了中国传媒大学的本科和硕士学位,还获评为中央台“十佳”主持人。
马宗武说:“没有谁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如果你要问我追梦路上迷惘了该怎么办?那我会告诉你,想要达到山顶,根本就没什么捷径,就是玩儿命努力,忍受着孤独,坚持下去。剩下的,只管交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