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专题 >> 新时代党员干部学习推荐书目 >> 精选书摘 >> 正文
从政治上看,与诸多发展中国家党派林立、攻讦不止,以及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纷繁芜杂相比,中国的现代化是以政党为中心,由政党领导和推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制度支撑,它能够把各个政党和各界人士紧密团结起来,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模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目标而奋斗,因而催生出巨大的制度绩效。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乃至于起到决定性作用。在一个国家的各种制度中,政治制度处于关键环节。”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不仅因特殊而优越,更因优越而特殊。 作为“中国之治”“中国奇迹”的重要制度力源,它推动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推动中国实现了连续40年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中国快速实现超大规模现代化,彰显出巨大的制度优越性,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制度绩效。反观一些发展禀赋条件并不比中国差的国家,由于简单移植某些旧式政党制度,非但没有取得预期的发展成果,反倒激化了民族分裂、宗教纷争等,陷入长期动荡不安中。这在一些被西方国家用刺刀强加实施“西式民主”的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可叹,一些国家陷于迷途而不知返;可恨,一些国家自视过高而不知悔,人类政治文明之发展进步由此蒙尘落垢。 从经济上看,中国强大的国有经济和宏观调控能力,能够有效防止发达国家控制本国经济命脉,保持政治经济发展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一方面有利于宏观调控,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防止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的资本优势控制本国经济的要害部门。有学者指出,中国是一个任何跨国公司都难以搞定的庞大经济体,且有强大的公有制经济,在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领域和制度方面牢牢掌握着控制权,并且秉持让多家外资企业展开竞争以推动国内产业经济发展的理念,能够坚定不移实行开放,其结果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像中国这样吸收如此之多的跨国公司并迅速有效地融入世界。 从领导核心上看,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因此始终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有无一个强大的执政党及其组织体系,是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根本政治特征之区别。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教授指出,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视阈下的领导力,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制度运行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或全面领导力,归根到底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运行力。二是战略决策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或全面领导力,从根本上说,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战略决策力。三是社会动员力。社会动员力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或全面领导力的重要特点。四是资源配置力。中国共产党不仅擅长社会动员,而且擅长资源配置。五是统筹协调力。中国共产党通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种新的领导方式,形成了一个民主集中型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六是组织保障力。健全的组织力,从来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优势。组织力既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领导力的基本保证,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党的领导是中国的核心竞争力。